孩子学习没有自觉性,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准备?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这应该是很多家长都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也知道这样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较起码的就是学习不够主动,对于学习也没有什么想法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但是家长如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的帮助孩子增强自己的自觉性,通过的方法来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以下就是伊顿教育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具体建议:
一,积极健康,宽松和谐,充满欢乐和幸福的家庭环境,是培育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土壤。
父母积极的工作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调,和谐的家庭关系,互尊互信的家庭氛围,都是孩子形成自觉性的因素。
在家中,父母的以身示范,积极带头,以身作则,言出必行,让孩子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感受到的,全部都是正能量,正方向,积极的因素。这些积极的因素,会潜移默化的熏染影响孩子,孩子自然而然的也就会自带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本不需要用什么特别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反过来讲,家长每天早出晚归,忙于事务,忙于工作,疲于应酬,牌局饭局,迎来送往,根本就顾及不到孩子。回家以后,很少和孩子交流,较多就是督促、强令孩子去写作业,去看书,而自己要么倒床大睡,要么看电视、玩手机。这样的家庭环境,怎么可能培养出来学习自觉性很强的孩子呢?
二,父母不缺席,孩子更阳光,家长的高质量陪伴是激发孩子学习自觉性的重要因素。
学习的自觉性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心理意识。而这种心理意识的产生,则需要家长的亲情呵护。父母缺位是教育的死敌。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父母的深度参与和陪伴。积极的陪伴,自然而然的参与,顺畅和谐的沟通,积极有效的鼓励,这些都是给孩子注入了无形的精神力量。而这些精神力量,则会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正是形成孩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根本元素。
第三,避免消极的抱怨,停止无效的唠叨,把道理放在具体的环境和事情中。
如果要给孩子讲明一个道理,那就在和孩子一起做事的过程中把这个道理引进来,让孩子能够切身体验到,感受到你说的道理是有道理的。避免空洞的说教,避免无休止的唠叨。
想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给孩子讲学习方面的道理,那就想方设法放到具体事情中,放到具体的环境中,要让孩子能够感悟到,领悟到这个道理的重要性,这样才是有效的。
第四,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状态,扮演好孩子情绪状态的导师。
小孩子的情绪容易波动和变化,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后,情绪波动会更大,他们会比较敏感,易怒易爆。学习生活中,也常常会感觉到无端的烦恼、无助和孤独。
作为父母,就要随时注意孩子的这些情绪变化和学习状态,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学习不在状态,就要帮助孩子及时做好调整,多引导开导,给孩子减压放松。
只有孩子的情绪是稳定的,心情是平和愉悦的,他才会有学习自觉性。
第五,放手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孩子学习自觉性,是在父母放手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产生。
不会放手,不敢放手,不能放手的父母,永远都培养不出来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更培养不出来一个学习自觉性特别强的孩子。
适当放手,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当孩子的学习态度,自律性和学习状态达到程度时,父母就再不要过多的干预和影响孩子。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更有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并没有什么奇绝妙招。根本问题,还在于父母以身作则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还得从家长自身做起,家长要积极主动的改变自身,改造自身,加强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幸福美满,充满欢声笑语,充满正能量的家庭环境。携手孩子,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孩会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也会有很强的学习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