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不会结合材料做后面的大题?很多同学都觉得高中历史后面的答题是在是太难的。尤其是有的时候可能连后面的材料都看不懂的时候就更是这样认为了,觉得自己可能连题目想考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较应该做的就是打好基础,首先关于高中历史的知识点都记住了,才能够谈的上有技巧这一回事。以下就是伊顿教育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建议:
(图源:摄图网)
1.阅读、理解材料
阅读时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即作到能力要求中规定的较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考虑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对组合型材料,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的立场、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等,结合设问重点读,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号标出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加以概括作为答案。
根据你所感觉的难易,可以灵活掌握,较好第一遍就把材料和设问全部读完,第二遍就带问题去阅读、理解,将问题逐个解决。
阅读、理解过程中还要注意:
①第一遍阅读全部文字,再决定取舍。如题号后是:“阅读下列材料”,则一眼掠过,第二遍就不必去管它了。如果是提示性的,就需要重视,如1992年高考第46题“下面是反映同一朝代的四段材料”,就要在“同一时代”下面划出符号,以便第二遍阅读时加以理解,才能回答第1问中的“哪一时代”。
②注意每段材料后面的材料出处。如果不属于提示性的,即作者、著作名都很生疏,如《胶滨语录),《杨文弱先生全集》等,第二遍阅读时即可舍去不理,对解题毫无影响。有时命题把材料出处放在每段材料的开头,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视的作用,并且具有直接提示性。是必读和需要思考的。如1995年高考的“三大发明”题,设问1的第一句“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材料一开头的“《韩非子·有度》载……”就使考生由韩非于是战国法家代表人物,他记载了司南,而推知司南至迟发明于战国。
可见,放在材料开头的材料出处有用,是必读的,放在材料后面的材料出处,有的对解题有用,有的无用,要在第一遍阅读时决定取舍。
2.理解命题意图
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较后检查答案时还要从这些方面去衡量,找出漏洞,于以弥补。
3.认真组织答案
答案是《考试说明》规定的“材料处理”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考生具体操作的关键环节。答案的组织整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按问作答,科学准确,语言精炼。语言精炼。如1996年高考的“世界经济格局”题,第①问分为3小问,共7分,每小问的参考答案只有一句话。“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低收入的经济发展趋势。(4分)”
参考答案是:“1965一1993年高收入和低收人的经济都在发展?”
又问“高、低收入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2分)”参考答案是:“高收入与低收人的经济差距在扩大”。
再一问是“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1分)”参考答案是:“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
看!这三小问,不论是值(4分)还是低分值(1分)参考答案只有一句话。再注意细看,第一小问,要求说明的是“1965一1993年(时间断限)高收入,低收入的(对比的双方)经济(对比的方面)发展趋势(关键的答题内容)”,参考答案的一句话把几项答题要求全包括了。第②问中,三方的变化也是每方一句话,各占1分。变化的影响,参考答案也是一句话,2分。整个答案既科学,又准确,且语言精炼,概括性强。
②增加答案的性,防止片面性。即对有些认识。评论之类的答案,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切忌肯定或完全否定。如1992年高考的第47题,要求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法国1791年宪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首先应当肯定它反对封建特权和专制制度的进步性,又要评价出它利用种种条件(从材料中看出)限制公民选举权的虚伪性,但很多考生或只答进步性,或只批判虚伪性,恰恰暴露了考生个人认识历史问题的片面性。
③注意准确性,防止随意性。意即论从史出,结论需要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据,由此依据而得出。有的考生或随意发挥或穿靴戴帽,如1996年高考的“大生产运动”题,有的考生用大量笔墨答反腐败的重要性和提倡俭朴的重要意义。有的考生竟去答什么资产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等等。这主要是由于考生没有认真审题。所以答非所问。再就是考生拿出平时准备的“靴帽”生搬硬套。
④要坚持正确立场,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这一方面指答题下出现错误的观点,另一方面指对错误观点材料的辨别、认识和批判。比如新兴的剥削阶级上升时期,在历起着进步作用,他们在跟旧的统治阶级的斗争中与人民利益有一致之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因而这时不能够说实话。而在接触到他们的剥削时,就不讲实话,多方掩饰。这种两重性在分析材料时要特别注意,因此需要注意同时分析史料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竞争性和妥协性、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不可偏执一端。
⑤要实事求是,切忌感情用事。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观点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的认识,不要以纯粹的阶级感情去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认为“农民阶级一切都好,地主阶级一切都坏”。一看见“资产阶级”就痛加批判,一看见材料出自中共某一文件就认为完全正确。否则,有的同学连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都觉得难以理解,这就会导致考生解题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