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早年合并,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早些年,大学合并省内其他三所大学,形成级浙大,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巨无霸,首先一个是造成了省内大学的断层,这方面来看确实有弊端。但是对于重振大学的雄风,也是很好的,小编认为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利弊究竟哪个大,还真不。那么合并之后的大学,的确在现在有着举足亲重的地位,也是大家想要报考的理想大学之一,下面伊顿教育陕西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如下: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大学在高等教育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来源于那一次合并。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合并前的四校,本身也是从老浙大分出去的同胞兄弟。
合并之后的大学,犹如坐上了升空的火箭,综合实力一路上涨,影响力不断增强,生源质量和国内外各项排名都高高在上。
现在国内的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独占一档,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较的存在。接下来的,就算是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
在这五所大学里面,浙大的人文社科不如复旦,基础理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但是管理学和农学整体较强大,医学和工学在第一档次。按照开设的学科数量和博士点来说,都是五校中较多的。
四校合一变成现在的浙大,弊端在哪里呢?较大的弊端是浪费了工程的名额。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所高水平大学有没有这个的名头,对于这几十年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显露无疑。
一些偏远地区的工程大学,由于有政策扶持,在资金方面得到保障,又有引进人才的便利条件,再加上相对较高的保研率,在原基础上极大地增强了竞争力。而反观一些本来比较强势的院校,由于没有获评,明显发展速度相对放慢。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不管是合并前的大学,还是大学、农业大学、医科大学,都是高校圈响当当的狠角色。大学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
大学、农业大学、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
如果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年的工程政策,基本是重点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每个省各一所,其他则是行业强校。
如果当年不合并,把工业大学、财经大学、理工大学、工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传媒学院这些各个领域认可度比较高的大学的前身,装到四个学校里面,会不会比现在好呢?
因为没法回头去验证历史,所以咱们姑且搁置这个问题,留着做个念想就好。
那么四校合并,至少还是在重振老浙大,增强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