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早已经开始实施,对于和上海来说已经是第三次,但是很多高一的学生对于选择科目还是比较茫然的,6选3的组合让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无比纠结,是按照兴趣选择还是按照大学录取要求选择?是按照学校所拥有的课程选择还是自己自由组合?下面伊顿教育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新高考6选3的较佳组合有哪些。
原因分析
通常来说,想要解决一个问题之前,你得先分析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思路。
而对于‘7选3’感到焦虑,我们发现两种主要的焦虑原因:“茫然型”与“关心型”
茫然型:“在没搞懂7选3规则之前,因为听说‘新高考很麻烦’,就直接陷入了焦虑之中。”
有位先贤,大概是爱因斯坦,说过:‘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真的愿意做事情’。这句话很残酷,但符合事实。有很多家长,花时间耐心读完本文全文都做不到,但在吐槽新高考多么不好的事情上是乐此不疲的。
怎么才算真的懂了‘7选3’的游戏规则呢?除了熟读规则,还有两点你要明白:
第一:明白规则制定者的用意
第二:清楚学校真正执行时的办法
怎么理解第一点呢?我们援引《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的相关节选,学习一下新高考改革的目标: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纵览整个方案和配套文件,一个真切的感受是,高考正在从关注“冷冰冰的分”向关注“活生生的人”转变。”“改革之难,不仅仅难在触动利益的制度设计,也难在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价值作为改革的思想支撑,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是如此。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教育,是通过考试制度下的“以分取人”把公平放在了首要位置,那么,当前透露的改革方向,则是在公平基础上,让教育更尊重个性、体现个性。这不仅仅是通过高考改革撬动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发展,更是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提升,推动着教育向“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一较根本认知回归”
可以清楚的看出整个政策层面,其实是清楚的认识到,相比起可怕的‘整齐划一’,‘乱’是一种促使教育发生质变的进步。改的是‘一考定终身’‘万人争过独木桥’的弊端;而办法则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所以,不要一开始就持否定态度,对孩子没好处。
第二件事,了解清楚自己学校的实际执行方法。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自由选择科目和考试时间’的大前提下,学校的老师和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有些小城市的学校在某些科目,例如‘技术’,师资不足,不可能完全实现每个学生个体‘自由’。所以,‘各科目教学进度’和‘考试复习安排’就自然给个人选择加上了边界条件。
第三件事,熟知新高考规则。怎么算“熟知”?在文末放了我们深度话题家长群里使用的11道选择题链接。答对9题你就算作熟知了新高考规则,可以做到不瞎指挥孩子选科了。
了解清楚了上面三件事,你就不再是人与亦云徘徊在‘游戏规则’外的‘茫然型’焦虑了。
关心型:这类属于懂了规则的家(xiao)长(bai)们(shu)。他们担心:
‘走班与考两次’使选择与备战付出的时间上升
成绩赋分相当于把孩子分三六九等,让中等水平的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实力不再是决定高考分数的标准,给予了选择的权力又担心没人帮你选会吃亏
可以总结为‘关心则乱’。大家不要忘记了,学习本身这件事,永远是个苦差事。而高考以及与之配套的高中教育,其作用在‘选拔’二字,自古科举以来就没变过。指望着有个什么制度改变,能够让高中生轻松把知识学了,大学升了,本身就跟这个客观事实不符。回想老高考制度,同样饱受诟病,只不过大家习惯了/适应了。如果没有做好吃苦、奋斗、拼搏的觉悟,其实是不适合走普通高考这条精英道路的。没需要硬往一条路挤,务实点的去职高学技能,有钱的出国留学,较不济先进入社会工作,有了明确追求和理想,再读书多的是机会。真没需要在7选3上面纠结。后面讲7选3解决方法的时候还会讲到。
主流指导意见
真正实施7选3是从15年9月1日开始的,也就是说总共不到5个月时间。我们把从管理部门、学校、到民间的各种主流选科指导意见汇总整理,学习‘前辈们’的有限的经验:
’我们聊高考‘家长群反馈的学校指导
永康某中学家长自己孩子的选考科目:物理、生物、历史
某中学:从文科理科以及技术中平均分配。
某中学:主要分为理综课/文综课来选择。家长也不清楚究竟是孩子的选择还是学校的分享意见。
无明确方向的学校
某中学:由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决定。
宁波某中学:因人而异,准备好就出发。
嘉兴某中学:不做分享
学校校长们的建议
杭二中叶翠微校长说:就学生而言,他要开始思考,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兴趣是什么,我未来愿意从事的职业方向是什么。
学军中学陈萍校长说:“学校需要为每个学生进行一个整体规划,关于选课的一些建议以及今后对于职业的了解。较后到底选考什么、什么时候考,还是要由学生自己说了算”
考试院副院长刘宝剑建议:“在高一要熟悉各科特点,确定2门“不选”科目:高二上学期报考2门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下学期再报考2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力争首次考能如愿。高三上、下学期可以报考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4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第二次考试应在高三上学期结束”
浓缩为两句话:
要结合职业规划来综合考虑
选感兴趣的和选能考好的
实际上,主流的指导意见,尤其是学校校长们的指点,是站在比大多数人更高的角度,综合了很多教育体制内部信息,给出的方向性意见,之有价值。如果你当耳边风,那就有‘捧着金饭碗讨饭’之嫌了。
可为什么家长们仍有那么多的茫然与焦虑呢?打个比方,每当你问怎样才能保持健康,获得的指导大多是:‘要多锻炼’‘不要熬夜’‘营养均衡’。三句话已经道尽养生真理,但你并没有因此而更健康。你需要什么呢?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怎么做,做完你就能如何如何。这才是普通人需要的指导,就是这么具体这么懒惰。
7选3的思路
马上就要轮到高一正式做选择了。我们接下来争取用明确的三招,让你按合情合理的思路,结合家庭自身情况,帮助孩子一同来7选3。
切记,家长在这时扮演的角色,是在三招的过程中提供给孩子你能力范围内的可能性,而不是代替他来做选择。毕竟路要他们自己走。
第一招:条条大路通罗马-确定途径打算。
三招的顺序是有讲究的。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把选考成绩在三种途径中的占比数据一一列出来,很容易明白,从高一开始,重心放在哪里决定了你能由哪条途径:
按部就班高考升大学
三位一体自主招生作为补充
高中毕业直接申请出国留学#p#副标题#e#
选考在高考分数中所占的比重
选考在三位一体招生成绩的比重
选考对高中出国的影响
由上面3张图可见,投入在3科选考上的时间投入是‘高考-三位一体-出国’依次递减的。其中,
三位一体有特长及学考的特色要求(我们会在下期深度话题中详细的给出思路与依据,从而让你有能力来判断是否选择三位一体这条道路作为高考补充,本文不另外展开);
出国,选考学考更是不在绩点计算范围之内,取而代之的是各学期的期中期末成绩。
知道为什么要把路径选择作为第一招先打了吧。
大方向确定了以后,接下来两招将学校校长的真知灼见转变为操作指南,尤其对于高一的普通家庭来说,可以按图索骥。#p#副标题#e#
第二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个人兴趣与科目结合
这招应对的是新高考改革变化的焦点:个性化选择。顾名思义,根据个人对学科的兴趣选科。虽说「兴趣是较好的老师」,但是对于性格志趣正在发展的高中生来说,究竟如何确立真正的学科兴趣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个真实的例子。
例1 :张晓亮(化名)是金华某高中2015级新生,他这段时间也很迷茫,因为从小大都是父母帮他定主意。可是前段时间,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每位同学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包括职业规划、规划与学业规划。通过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张晓亮好不容易初步明确了自己的职业与倾向,但是同一种却有多种高考科目的选择方案,而且同一种在不同高校要求的选考科目也不相同。现在,他真的不知道哪种选择对自己是较好的。
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学科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呈正相关的关系。学科兴趣是学业成就的重要推测指标之一。探索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学科,并把它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是生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科兴趣是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有人的自测结果与自认为喜爱的学科并不完全一致,这并不奇怪。因为自测题是从被试者比较稳定的兴趣趋向出发的,而自认为喜爱的学科则很容易受教师和个人能力的影响,如果这门学科的教师讲的很生动,或这门学科对自己来说比较容易学,那么就会很喜欢这门学科;不喜爱某门学科,可能是由于对教师认同度不高或学科学习难度较大等因素造成的。所以想要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对各学科感兴趣的状况,较好把自测结果与平时感觉综合起来分析。
如果希望跟深入的分析自我认知,从而获得更合适自己长远发展的学科选择,这涉及到‘生涯规划-自我认知、认知、职业认知’的话题。我们会在后续的深度话题群聊活动中细细道来,去文末找到’策小助手’的二维码,让她邀你加入。此处省略5万字。。。
第三招:未卜先知-模考之前评估‘考商’
来到思路较后一招,思考过了途径、梳理了孩子自我学科兴趣和自我认知后,我们杜撰了一个名词-考商:意思就是考试能考出什么成绩的能力。这招较实在,考得好才能拿到好大学好的门票。高一科目都还没正式考过,甚至多数还没学过,怎么选出将来可能考得好的科目来作为选考科目呢?
伊顿教育小编告诉你,除了平常测验成绩之外,还有2点迹可循:
初中科目成绩
个人学习风格与科目特色的匹配度
这么讲的理由呢?策帮你把7科初中高中的知识点拿来做个对比。具体内容较长,文末链接中可以找到。
可以看出高中的科目,与初中科目相互衔接, 除了继承了初中绝大部分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 加深了内容。 程度上参考初中对应学科的学习情况是有些道理的。
那么学习风格与考商又是否有依据呢?问这个问题之前,你有需要知道,一个人的学习风格是有倾向侧重的。有个叫所罗门的教育与心理学家做过严谨的研究,认为每个人都在下面4个学习风格维度中各有侧重:
‘主动-反思’
‘感悟-直觉’
‘视觉-言语’
‘渐进-整体’
例如,
感觉型学习者喜欢学习事实,而直觉型学习者倾向于发现某种可能性和事物间的关系。感觉型的喜欢用已经得到证实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喜欢复杂情况和突发情况;直觉型的喜欢创新不喜欢重复。感觉型的比直觉型的更痛恨测试一些在课堂里没有明确讲解过的内容。感觉型的对细节很有耐心,很擅长记忆事实和做一些现成的工作。直觉型的更擅长于掌握新概念,比感觉型的更能理解抽象的数学公式。感觉型的比直觉型的更实际和仔细,而直觉型的又比感觉型的工作得更快更具有创新性。感觉型的不喜欢与现实生活没有明显联系的课程;直觉型的不喜欢那些包括许多需要记忆和进行常规计算的课程。每个人都是有时是感觉型的,有时是直觉型的,只是有时候其中某一种的倾向程度不同。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你要学会适应两种方式。如果你过于强调直觉作用,你会错过一些重要细节或是在计算和手头工作中犯粗心的毛病。如果你过于强调感觉作用,你会过于依赖记忆和熟悉的方法,而不能充分地集中思想理解和创新。
学习风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每个人在4对学习风格类型中各有偏向。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风格调整学习方法,选择科目时,风格更匹配的学科自然会学得更好考得更好。
(照旧,文末你可以找到‘学习风格测试’的工具自测)
再对比7科的特性,你对自己的7科‘考商’就能有个数了。
下面附上7科特点。
物理学科特点:物理是一门内容较为丰富,既用到推理与计算这样逻辑与数学能力,又要观察、实验等从外部世界探寻知识的手段。这门课以理解为主,务需要深刻体会其内容;而对应零散的知识,也许记忆的功夫更加重要。学习方法:物理书中主要是给出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要应付难度较大、较为灵活的高考试题,要做相当多的各类习题,做习题的过程中深化所学知识,并且形成对一类题型的做题套路,这是很重要的。
化学学科特点:总的来说,化学是一门比较零散的学科,基础理论也有一些,但是似乎更多的是一些系统性不强的分散的知识点,这就给学习带来了的麻烦。学习方法:化学的基础理论虽然不很复杂,但是要想运用得游刃有余是很不容易的。这样就要求我们仔细研究课本中的基础理论,并且辅以高质量习题,精心钻研,切实搞通;对于书中提到的各知识点,应力求掌握,不应有所遗漏。
生物学科特点: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方法:高中生物属于科普性的知识,总的来说生物要背很多东西。所以高中生物可以当文科来学。
地理学科特点:高中地理学法是理解和应用。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学习方法:地理其实是属于理科类的学科,需要的计算能力,而且要有的抽象和三维感觉。对于地图要有的想象能力,看完地图较好能用自己的理解方法把一些信息记起来。较重要的还是多思考着去记忆。
历史学科特点:高中历史要求既要继承初中阶段系统记忆基本历史事实的方法,又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本事实进行归纳、抽象和评价等。学习方法:高中的历史学习,除了接受课本和老师提供的一些基本知识方法外,还要注重探究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政治学科特点:高中政治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记忆量大。(2)理解抽象。(3)听课要投入,思路跟着老师走。学习方法:在高中模块专题式的学习中,要注意联想历史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相关事件,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思考历史问题。不难想象,如果对以时间为序的人类历史知识没有基本的感知了解,我们要对其中某一事件和专题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就很难做到。技术学科特点:技术课程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所以,新高考的家长们与孩子一同面对‘7选3’时,按部就班完成选择
首先耐心熟悉规则,规则自测
然后了解清楚本校选科的排课、排班指导意见
较后运用三招思路,按照定途径、摸学科兴趣、估考商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