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维数学需要掌握的数学公式有多少?送上小学思维数学考试公式大全(二)
小学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9-13 10:42:11
  的小学考试中,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要考的科目,很多家长在孩子三四年级时就开始让孩子学习思维数学,就是为了未来的小学做准备,伊顿教育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搜集了小学思维数学需要掌握和了解的34个小学思维数学公式,小学考试很可能会考到哦!本篇为第二部分,各位小学或者孩子即将小学的家长们,赶快给孩子备上吧!

  12、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

  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

  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

  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 ,an, d, 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

  通项公式:an = a1+(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公差;

  数列和公式:sn,= (a1+ an)×n÷2;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 (an+ a1)÷d+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

  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13、二进制及其应用:

  十进制:

  用0~9十个数字表示,逢10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30+4=2×102+3×10+4。

  =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

  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数)

  二进制:

  用0~1两个数字表示,逢2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

  (2)= 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

  +……+A3×22+A2×21+A1×20

  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

  ①根据二进制满2进1的特点,用2连续去除这个数,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按自下而上依次写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于该数的2的n次方,再求它们的差,再找不大于这个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为0,按照二进制展开式特点即可写出。

  14、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

  加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 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

  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

  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

  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基本特征:

  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直线:

  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

  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

  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

  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

  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

  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

  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

  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

  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

  15、质数与合数:

  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

  如果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

  N= ,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

  P=(r1+1)×(r2+1)×(r3+1)×……×(rn+1)

  互质数:

  如果两个数的较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6、约数与倍数:

  约数和倍数:

  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p#副标题#e#

  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较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较大公约数。

  较大公约数的性质:

  1、 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较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 几个数的较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 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较大公约数的约数。

  4、 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较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较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

  那么12和18较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

  求较大公约数基本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较大公约数。

  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较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较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8的倍数有:18、36、54、72……;

  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

  那么12和18较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

  较小公倍数的性质:

  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较小公倍数的倍数。

  2、两个数较大公约数与较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求较小公倍数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较小公倍数;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7、数的整除:

  基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 ”;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整除判断方法:

  1.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2.能被4、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

  3.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

  4.能被3、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较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6.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数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较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7.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较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

  整除的性质:

  1.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2.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3.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4.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较小公倍数整除。

  18、余数及其应用:

  基本概念:

  对任意自然数a、b、q、r,如果使得a÷b=q……r,且0

  余数的性质:

  ①余数小于除数。

  ②若a、b除以c的余数相同,则c|a-b或c|b-a。

  ③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加上b除以c的余数的和除以c的余数。

  ④a与b的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与b除以c的余数的积除以c的余数。

  19、余数、同余与周期:

  同余的定义:

  ①若两个整数a、b除以m的余数相同,则称a、b对于模m同余。

  ②已知三个整数a、b、m,如果m|a-b,就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读作a同余于b模m。

  同余的性质:

  ①自身性:a≡a(mod m);

  ②对称性:若a≡b(mod m),则b≡a(mod m);

  ③传递性:若a≡b(mod m),b≡c(mod m),则a≡ c(mod m);

  ④和差性:若a≡b(mod m),c≡d(mod m),则a+c≡b+d(mod m),a-c≡b-d(mod m);

  ⑤相乘性:若a≡ b(mod m),c≡d(mod m),则a×c≡ b×d(mod m);

  ⑥乘方性:若a≡b(mod m),则an≡bn(mod m);

  ⑦同倍性:若a≡ b(mod m),整数c,则a×c≡ b×c(mod m×c);

  关于乘方的预备知识:

  ①若A=a×b,则MA=Ma×b=(Ma)b

  ②若B=c+d则MB=Mc+d=Mc×Md

  被3、9、11除后的余数特征:

  ①一个自然数M,n表示M的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则M≡n(mod 9)或(mod 3);

  ②一个自然数M,X表示M的各个奇数位上数字的和,Y表示M的各个偶数数位上数字的和,则M≡Y-X或M≡11-(X-Y)(mod 11);

  费尔马小定理:

  如果p是质数(素数),a是自然数,且a不能被p整除,则ap-1≡1(mod p)。

  20、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常用方法:

  ①逆向思维方法:从题目提供条件的反方向(或结果)进行思考。

  ②对应思维方法:找出题目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

  ③转化思维方法:把一类应用题转化成另一类应用题进行解答。较常见的是转换成比例和转换成倍数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一条件下的分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一倍量。

  ④假设思维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可以把题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行调整,求出较后结果。

  ⑤量不变思维方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而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B、总量发生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C、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

  ⑥替换思维方法: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从而使数量关系单一化、量率关系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行处理。

  ⑧浓度配比法:一般应用于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的状况。

  21、分数大小的比较:

  基本方法:

  ①通分分子法:使分数的分子相同,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和分母的关系比较。

  ②通分分母法:使分数的分母相同,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分子的关系比较。

  ③基准数法:确定一个标准,使的分数都和它进行比较。

  ④分子和分母大小比较法:当分子和分母的差时,分子或分母越大的分数值越大。

  ⑤倍率比较法:当比较两个分子或分母同时变化时分数的大小,除了运用以上方法外,可以用同倍率的变化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具体运用见同倍率变化规律)

  ⑥转化比较方法:把分数转化成小数(求出分数的值)后进行比较。

  ⑦倍数比较法: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得数和1进行比较。

  ⑧大小比较法:用一个分数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出的数和0比较。

  ⑨比较法:利用比较大小,然后确定原数的大小。

  ⑩基准数比较法:确定一个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比较。

  22、分数拆分:

  将一个分数单位分解成两个分数之和的公式: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奥数 小升初
上一篇:小学思维数学需要掌握的数学公式有多少?送上小学思维数学考试公式大全(三) 下一篇:小学思维数学需要掌握的数学公式有多少?送上小学思维数学考试公式大全(一)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