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家较关注的除了高考,就是各省的高考考生了。高考,既是人生的分水岭,也是人生的独木桥,是人生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何考出好成绩,考上梦想中的大学是每一位学子孜孜以求的。2017年各省高考考生高校学习方法全在这里!一起随伊顿教育小编来看高考考生学习方法。
省淮安理科,录取学校:清华大学
中档分数陷阱
我们班主任曾给我们算过一笔账:90%清北,85%复交,80%南浙,再对照所谓3:5:2的“简单、中档、难”三类题型的试卷架构,不难得出,即使你难题一分不得,只要有本事简单、中档拿足分,上所top10的大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我同学喜忧参半的经历也实践并证明着,基本上怀有遗憾甚至选择复读的无一例外都是中档题考崩了的人。中档题是提醒中对度要求较严的一类题型,也是训练较难见成效的一类题型。私以为,刷题本身是不会直接带来中档题的显著增强的,刷题的优良成果才会直接影响中档题的准确程度。所以练中档题关键在于良好结果的不断反馈,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正反馈,方能处变不惊,百发百中。
明确的自我认知、成熟的临场发挥
临场发挥要处不在峰值,而在于稳,所谓稳,便是一种蔑视试卷难度的完成能力,我身边的高手们大都有着几乎恒定的做题时间,便总能排除外界因素,充分发挥出真实水平。考场焦虑毁了一批人,但焦虑往往来源于潜在的失望,失望则是来自对自己认知的不明确。高三后期要根据模考成绩推测自己的真实实力,进而合理预判出可能需要放一放的题型。高考不需要,会留出一部分十分空间,所以也要合理分配时间,建议全力攻坚而非全盘推进,毕竟什么都抓等于什么都没抓。#p#副标题#e#
【结语】
较后,也是重要的一点,牛骁希望大家明白高考的性质。高考,是一个选拔性考试,而不是能力性考试,这种考试不需要有多高深的能力,只需要你掌握好高中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而这些更无关运气,只要肯付出,那么如愿以偿也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提升也不是一日之功,而积累本正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武器。
高考总分:700;录取学校:清华大学
积累非一日之功
1.语文:语文是一个注重厚积的学科,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不是一日之功,而积累本正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武器。个人认为语文积累本分为两本。一本用来记语文试题板块里面的典型题型,以及套路化语言。
例如分为小说传记新闻诗歌语用等,每个板块中记录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比如小说环境题怎么答,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及相关作用等等。另一本,就是针对语文素养以及作文的积累本了,好的语段和文章都可以直接记在本子上。
2.数学:数学在新学时板块明显,在做数学积累本时也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本子上按照板块命名。
比如集合 基本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圆锥曲线等等 ,这样按照板块整理可以把某一板块的题集中起来,在以后复习时要查找题目也是迅速。另外,我建议一张纸分两页,正面改题,背面写上典错积累,就是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易错点或者一些好用的结论,这样在考试之前看一下典错积累,可以很好的避免错误。
3.英语:英语可分为两本,一本记录下刚开始学习的词组以及语法。另一本我分享记录下好的完型或者语填 和一些自己经常容易忘记的词组。值得注意的是,英语积累本上应该尽量少出现中文,强迫自己以英语的思维去学习英语
4.物理:物理也是一门模块性强的学科,错题集的整理可以参照数学,同样也是根据知识点分为不同的板块。
但是物理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有很多实验和一些独特的题型,因此我们在积累本上应该多总结专题。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专题,又比如磁场中单双棒切割问题。在专题总结中培养自己的物理思维,总结自己的解题套路。#p#副标题#e#
【使用方法】
整理并不困难,但关键难的是如何反复回顾。人性总是“趋利弊害”的。复习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课程上学到的,在脑海重新过一遍,这是一个需要毅力的过程。因此,人们做选择时,会本能地避开这个选项。但要注意的是,积累本要每天晨读滚动读记,才能有好的效果。通过反复的复习,才能够真正能透彻理解知识点和题目,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融会贯通。总而言之,积累本要分板块,并且要不断回顾,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广东省理科;录取学校:清华大学
考前怎么复习?
考前的复习重要的回顾错题和回归课本,同时还要适当的作一些题目来保持题感。错题建议是高三开始积累,因为高一高二的难度不大,积累了没有意义而且也没有时间去回顾。考完后不能松懈,要积极投入学习之中,考试并不意味着结束,高考才是,不可过于放纵自己。
五:结语
无论怎样学习都是自己的事,学习是为了对自己负责。只有我们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坚持坚持再坚持,较终的结果不会差。
高考总分:703;录取学校:清华大学
众所周知,高考看重的是分数,影响分数的因素无非就是是学习和高考的发挥。
首先,学习是基础,因为大家学习时间一样,只有增强自己的效率,才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强自己的分数。关于学习效率就要提到的学习方法。我以为,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掌握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听讲。高三复习过程中,大班教学因为照顾了大部分的同学,不利于专注增强自己的薄弱点。因为时间很紧迫,上课时,首先了解到老师这节课复习的是哪些知识点。如果是自己已经熟练掌握,就可以自由安排这节课的时间,更有效的利用起来,这样会更有目的性。
第二,课下练习。对于高三的学生不建议总是一整套一整套的去刷题,这样是没效果的,没目的,没效率。应该找薄弱的点去练习,直到掌握为止。这样才更有效率。练套题的目的是掌握一种节奏,熟练高考的题型。
第三,课后纠错。练习与纠错是相互的,纠错很重要。及时去纠正错误的地方,才能更有意识发现问题,及时多次练习,熟练掌握。
第四, 错后总结。错误总结是纠错升华版。对于理科,总结很重要。比如数学,把常考的题型总结到一起,做题方法及时梳理,做题思路理清,会更有利于做题时更得心应手。
第五,测评。也就是考试,平常考试要以重视的态度去面对。因为考试会暴露很多薄弱点,有利于提升自己。平常难以发现的问题,在考试这个特殊情境里,很容易暴露出来。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试技巧和考场时间把握上的。
至于每一科的学习方法,下面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理科其实就是做和总结,先做,再总结较后再做,从而解决掉自己的薄弱点。对于语文来说,需要知识的积累和知识框架的建立,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做起题来才会更得心应手。英语就是背加练习。英语要背单词、词汇、语法、句型、作文等等......英语也要强调练。比如阅读理解,多次练习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我的阅读理解的方法是先看问题再看文章。理综,要培养出自己的做题节奏,把握自己做题特定的时间和顺序,剩下五到十分钟时间的状态是较好的。
在高三,复习中会遇到各种压力。精神状态涣散的时候,要及时调节自己,(这个特别重要,因为状态不好会直接影响你的效率,没有效果再硬撑也没用)比如跑步,打球看作文书、看杂志。
较后,考试心态。老师经常说"七分看心态,三分看知识。"有的同学平常考试不在乎,高考紧张失利。这样的事情,并不不少见。所以要重视平常考试,以平常心面对高考。考完一科后不要去对答案,会影响心态,考完一科扔一科。让自己处于平常心。较后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够得到启发,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