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性的,我们都会这样子跟孩子说,你去一边去,大人的事情,小孩不要插手,孩子也十分生气,心想,凭什么呢。通常我们只是想跟孩子好好讲道理,但每次讲道理的较后都是互相争吵不欢而散,甚至看着孩子不耐烦的样子,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的不对。其实,好好说话,也是要有原则的,那么原则究竟是什么呢?
1
对事不对人
有的家长在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往往偏离一件事本身,转而扯上前天的某件事,大大前天的某件事,习惯将事情闹大,或者是想把旧账再翻出来和孩子说一遍,一口气教育完,省事又省心!
前几天下班回家,刚踏进小区,听见旁边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小女孩开始讲道理:“你看你又闹脾气了吧,妈妈不反对你去学跳舞,就是想你再考虑考虑清楚,就像上次买的几本课外书,你才翻看了几次,扔在书架上已经一周,你也没再打开是不是?还有那一次你嚷着要吃肯德基,买了肯德基你又说你想吃披萨了,你太会变卦了,妈妈一点也不相信你真的会坚持跳舞,肯定一两天后就不要去了……”
孩子被说得十分不高兴,时不时顶嘴几句,可都被妈妈的连环攻势给打回去了。
其实,在开心老师看来,家长在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孩子才会心服口服,认真听教。当你和孩子是为了这件事在说理时,千万不要扯上其他旧事一起“攻击”孩子,孩子往往比大人更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一个错误他能接受自尊心被撞击一次,如果几个错误连番而来,就是大人也会觉得无地自容的,更何况是孩子呢?
试想一下,一个不高兴的人,又如何能听得进大道理呢?家长不如和孩子心平气和的就这件事说说利弊,然后让孩子自己判断一番再做决定,无论较后结果如何,只要是孩子自己做的决定,家长可以告诉他:自己做的决定自己承担后果!让孩子从小试着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决定,长大后他才能对人生大事做得起决定!
2
不拿年轻的自己做模板
谁的年轻都有过辉煌耀眼甚至黯淡的一段时光,可能是少年时期的一次比赛拿下前三,也可能是中学时期的一次考试拿了,甚至是被大人打得嗷嗷大哭……而这些都会被家长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们较常听见的就是这样几句话:
你怎么这么笨的?才60分,你爸我年轻的时候数学能考99分!
打你怎么了?你爸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挨打的,就你不能被打是吧?
跑个800都拿不到名次?你妈当年可是跑1500米都拿了第三名!
绝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习惯会拿年轻时候的自己举例,用自己的一面去打击孩子薄弱的一面,以此来获得优越感,或者是想激励孩子奋发。
但是,家长要明白,时代不同,观念不同,当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心情是低落的,那么孩子是无法感同身受你当年的骄傲,他会觉得你那都是陈年旧事了,能和现在比么?甚至孩子会觉得你在吹嘘自己,自然也就达不到激励孩子的效果。
如果只是平常聊聊天说起以前的光辉事迹,反倒能让孩子记在心上,也会和同学炫耀自己的家长是何等,并且很可能会以此为目标,默默学习家长的品质!
3
不随意指出孩子的缺点
怎么这么不要干净的?衣服是要经常换的!
你看看你,上课不认真,作业做不来了吧?看老师怎么教训你!
胳膊短腿短的,运动会上你能参加什么项目?做啦啦队好了!
有些家长说话就是这么直白,随口便将孩子的缺点暴露出来,殊不知,对孩子而言,这些不太好听的话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跟家长对着干的频率也会急速上升!
尤其是在和孩子发生矛盾时,家长处在气头上,容易说些不得体的话“你说说你,考过几次?总是粗心失误,就没长进的时候!”“别人下课都在做作业,你就知道玩,玩也没见你玩出什么名堂来呀!”
家长句句找孩子的缺点下手,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越来越没信心,反而觉得我爸妈都觉得我这么没用,孩子会变得自暴自弃,干脆破罐子破摔!
因此,家长要想孩子改正缺点,可以倾向于正面引导,比如如果你不粗心的话,成绩能更好,下回考次好的让爸妈看看!这样做更能达到鼓励孩子的效果,也可以促进与家长间的关系,以后家长说的话,孩子也更愿意听,也更愿意去做了!
4
允许孩子申辩
当孩子犯错时,几乎每个孩子都会为自己的言行辩解几句,但家长会认为那是孩子在狡辩,在强词夺理,很少会让孩子有发言的机会。其实,让孩子把想说的说出来,不管是真是假,对孩子来说需要公平、需要话语权!
有一次,我家大宝的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是他在学校打了人,老师让我回家好好教育一下。接大宝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问他:“今天你打人了?”大宝说:“没有,是他先动手的,我才还手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是怕被说才选择不承认的,甚至会急急打断孩子的话:“好了好了,不是你打人,是人家不对,别激动了!”这样敷衍孩子,不让孩子继续说下去,可心里却认定孩子才是先动手的人,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
而孩子自己也能感觉得到,家长没有选择相信,孩子会一直耿耿于怀,以后就算自己做对了被冤枉,也不会再为自己多说一句,到那时,家长想让孩子为自己申辩,孩子都不屑了!
所以,无论孩子是否犯错,家长都要给孩子一个为自己说话的机会,既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又能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内心深处更愿意和家长倾诉!
5
只许州官放火
还有的家长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类型,就好比家长禁止孩子玩手机,可自己却玩得不亦乐乎,上厕所都要带着一起,寸步不离;家长不想让孩子玩游戏,可自己却是实在的游戏迷,整天不撸一把,整个人筋骨都不舒畅……
看来家长的以身作则都体现在不好的方面上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如何能听话呢?
毕竟家长只会要求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却允许自己做,仗着自己是大人,是家长就该有特权,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厌恶上了家长的这些行为!
所以,如果有整天孩子脱口而出“你自己不是也这样?”的时候,千万不要惊讶,是你做了坏榜样,才让孩子有反驳的机会!
当你要教育孩子的时候,请先反思一下自己,确定自己身上没有这个毛病后,再去教育孩子,这样才更有说服力,说起话来也是分量十足。有底气说这话的家长,都是孩子的好榜样!
教育孩子,要从好好说话开始。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他的未来!所以,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爱护孩子,那么你将来能收获一个出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