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犯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作为家长的您,是否知道还得的成长需要犯哪些错误?哪些错误是需要容忍的呢?孩子的天性是爱玩,这也是他们认识新事物、探索中国世界的过程。因此,伊顿教育小编觉得,让孩子体验尝试新事物是十分有需要的。
看看这个故事吧!
饮水机在家中,儿子调皮常拧开关,妻怕烫孩,反复叮咛,儿子无所谓。一日,我则在饮水机加热时,用手试过微烫,盖不至于烫伤时,叫孩来玩,果然,热水出,孩子手本能缩回,面露痛苦之情。我则对孩子说:这还没烧热呢。烧烫的时候,还会掉皮呢。要不试一试?自此,儿子一遇热水,则小心谨慎,还会在用言语来提醒自己和别人“烫”。
还有一次,家里有小朋友过来玩,儿子无意中看到了家里的电源插座,小朋友和儿子都想玩,儿子拿在手里不放,这时我看见了,于是我蹲下来和儿子同等高度对话,“儿子,你拿到了好玩的东西,爸爸给你拿个更好玩得”,于是我从工具箱里拿了电动螺丝刀,就这样我把孩子手里的电源换了过来,接下来,我用电动螺丝刀接触电源插座时冒出了火花,还听到了“嗤”的声音,这时孩子惊呆了,过了一会用手指着电源盒,做出不动的手势,也不再去和爸爸抢电源。我又对儿子说了于电危险不能去碰的一些话,这样的方式不但让孩子认识了电,还让它明白了为什么电危险不能碰得道理。#p#副标题#e#
儿子四岁多时,把开水都倒进了鱼缸里,四条漂亮的金鱼全被烫死了。妻子告诉了我,我听了很生气,金鱼是我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因为他一直吵着要养小动物。此前给他买了一只小兔子,结果养了没几天就死掉了,他还大哭了一场。妻子看他哭得可怜,就提议买了几条金鱼送给他。他也答应我们要好好照顾。儿子自觉惹了祸,躲在沙发后面就是不肯出来。我强压怒火,尽量语气温和地问她:“爸爸知道你一直都是很有爱心的孩子,可为什么要把开水倒进鱼缸呢?”儿子怯怯地抬起头说:“今天很冷,我怕金鱼冻感冒,就把开水倒进去了。”原来是这样!我和妻子 都误解了孩子。儿子伤心地哭了起来:“爸爸,金鱼为什么会死呢?”我把给他买的《DK自然发现大百科》翻出来,找到介绍动物和鸟类的图片和文字,告诉他,地球上的生物有各自不同的生长习性,有的生物怕冷,有的生物怕热,还有的生物需要保持的温度,比如我们人类。儿子恍然大悟:“爸爸,我知道了,我们要是发烧,就需要得吃药,要不然就会像金鱼一样,烫死了。”说着,一脸崇拜地摸摸书,”哎呀,爸爸,你以后多给我讲讲着里面的故事吧。”自那以后,儿子遇事常常会把《DK自然发现大百科》拿出来,有时也向我们求助,比如询问花应该多长时间浇一次水、乌龟要不要烤火等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
儿子六岁多的那年秋天,跟我们和叔叔一起去爬山,爬到半山时正好有一段缓坡,但需要绕个大弯,走石台阶过去。儿子觉得坡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想找个捷径上去,于是看到了缓坡旁边没人走的土路,中间长了很多树苗,那条路是可以快一些到达坡顶,但比较陡,并且全部土路。我和妻子都不建议儿子选择这条土路,不当心可能会有危险,但儿子依然选择了这条土路,我们只好陪着他一起走土路,在即将到达坡顶时,不小心被树枝碰到了,差一点从坡上摔下,他有意识得用手抓住了另外一棵树,同时另外一只手被一位善良大哥哥拉助,较终登上坡顶。儿子深吸了一口气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走绕弯的台阶了,因为那里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小,我走了捷径,却让我体会到了冒险的乐趣。我对儿子说,我们陪着你一起,也是防止你出现意外。你敢于冒险,这也是一种精神!同时也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让孩子尝试一次,孩子就会长大一次。有句话说得很好,“不要剥夺孩子走弯路的权利,对漫长的人生而言,那条路上的风景,也许更美。”很多父母总是以长者自居给孩子灌输经验,让孩子接受,殊不知,强加经验到孩子身上,有时不但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本质和后果,反而会让孩子走向父母期望的另外一端。
曾经有个妈妈对我说,她的儿子萧萧曾经是她的骄傲。记得萧萧上幼儿园时,同事邀请我去她家里做客。一进门,我就看见在她们家较醒目的地方贴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萧萧爸爸不无得意地告诉我,这是他给儿子列的66条不许犯的错误清单,上面包括不许打破杯子,不许跳得太高等,为了增加儿子时刻记住,临睡前会给儿子朗读三遍并让儿子反省今天是否有犯错,我听后瞠目结舌。在她们家里,萧萧看起来很听话,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乖孩子,上中学后,却成了让同事头疼的叛逆孩子,较后他的妈妈不得不辞职在家管孩子。
正是父母认为的这些经验,促成了萧萧的叛逆心理。在父母的指引下,孩子是可以一帆风顺规规矩矩长大,但缺少了成长路上的乐趣,还可能会让他们在偶然的弯路前无可适从,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事事被父母指引和安排,他们没有在丛林走弯路的经验。如果想促进孩子成长,父母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误,相反,要给孩子多一点空间和选择,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面对结果,在父母陪伴下的一次次尝试和挫折中,他们的教训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