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祯不是昏君,但是为什么明朝还是在他手上灭亡了?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兰 2019-07-10 15:21:23

  明末崇祯不是昏君,但是为什么明朝还是在他手上灭亡了?一个昏君能够加速一个封建王朝的陨落,那么一个不是昏君的君王就能够挽救一个王朝的命运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个王朝的繁荣和衰落不仅仅是跟君王有关,还跟很多其他的因素有关,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有的时候历史的车轮的轨迹并不是我们能预料到的。以下就是伊顿教育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内容:

明末崇祯不是昏君,但是为什么明朝还是在他手上灭亡了?

  首先开题回答,崇祯皇帝不是昏君,不仅不是昏君,而且还是一个志向远大,以图中兴的有为之君。可惜!他生不逢时,明朝的基业已经被前任们霍霍的差不多了,没有剩下多少资本供他实现抱负。较终,在他大刀阔斧的改制之下,大明王朝墙倒屋塌。

  朱由检(1611年2月——1644年4月),明朝的第16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被后世称为崇祯皇帝。本来,朱由检作为一个藩王,与大明的皇位没有多少关系,他也没有太过惦记。可是,他的哥哥朱由校没有子嗣,驾崩前依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将皇位传给了他。尽管在继位时只有十六岁,可朱由检却惊人的成熟和远见,对于之前的明朝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以外,其他的都多有诟病。从即位伊始,崇祯身上就肩负着江山社稷之重任,颇有舍我其谁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净利索的清除了为祸已久的宦官集团,将以魏忠贤为首的太监尽数铲除,为那些曾被阉党迫害的大臣悉数平反,彻底将皇权收归己手。

  二、开始重用东林党人,尽管我们后世看来东林党的危害丝毫不亚于阉党集团,但崇祯信奉“矫枉必过正”的道理,在当时看来也没有太大的过错,至少在他即位之初还是利大于弊的。

  三、崇祯严厉杜绝之前万历、嘉靖、天启等众多朱帝们的通病,那就是不上朝。崇祯从自身做起,从不因个人原因罢朝,即便是生病了都要抱病上朝理政。

  四、吸取了前辈们“嗑药致死”的惨痛教训,崇祯对于道教敬而远之,不迷恋长生不老,不崇尚求仙悟道,生病了就吃药,而不是“炼制仙丹”或者闭关打坐。

  五、崇祯严于律己,几乎不近女色,他的后宫对于精干,没有什么“三宫六院”。甚至于,对于级大美女陈圆圆,他都没有接纳,而是转送给了吴三桂以拉拢其心。

  说了这么多,无非为了说明崇祯皇帝并非昏君。可是,不是昏君的他,为何会导致明朝灭亡呢?我个人认为,崇祯的运气实在是太不好了,他尽管半路捡了一个皇帝的宝座,但其实是个破乱不堪的烂摊子。根基不牢也就罢了,而且他登基后,的自然灾害不断,朝廷所能收到的赋税收入日益枯竭。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还得不断调拨粮食和银子赈灾、戍边、平叛,从而导致了状况日益恶化。

  由于灾荒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流寇四起,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四处流窜,逐渐成为国内较大的隐患。崇祯派出主力部队全力剿匪,结果是越剿越多,越剿越乱。与此同时,关外的努尔哈赤也没闲着,利用明朝在关外统治减弱的契机,他彻底统一了女真各部,成立了统一的政权。而且,努尔哈赤联合蒙古各族,一同侵扰大明的边境,双方攻守之势彻底易边。

  在内忧外患之际,崇祯完全绝望了,他不愿落在李自成之手,也不愿南迁以避祸,选择上吊自杀,以这个方式保全了一个帝王和一个王朝较后的尊严。能够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可见崇祯比多数亡国之君强出不少,非说他是昏君,显然是不恰当的。临死之前,崇祯用血写下一封遗诏:“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从“诸臣误朕”四个字,不难看出崇祯皇帝喜欢委过于人。不可否认,明朝末年时,以东林党为首的朝臣的确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大臣有错不假,但身为一国之君的崇祯,难道就没有责任吗?他在位统治期间,光内阁首辅就换了五十多人,难道真是这些人不堪重用吗?未必!很多内阁首辅,还没来得及熟悉业务职责和工作流程,就被崇祯皇帝给罢免掉了。名将孙传庭之死,崇祯难辞其咎;袁崇焕之死,尽管他有诸多过错,但却罪不至死,正是由于崇祯的猜忌和怀疑,才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就这样,到了崇祯统治后期时,文武群臣人人自危,谁还敢真心去辅保崇祯。

  总结一下,崇祯皇帝谈不上是昏君,而且他本人聪明自负,不信任人,处处猜疑,委过于人,不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这些,统统都是导致大明朝灭亡的原因。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孩子犯错后,父母将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 下一篇:为什么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的男女比例严重不均衡?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