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一些家长老师说,今年某某高校分数线又增加了,没那么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一定不错!那么人们眼里只有分数线的原因是什么?高校综合实力怎么判定?高校分数线等同于高校综合实力吗?事实上,正是因为很多人不清楚这个怎么科学地判定,才想当然地把自己看的到的,愿意承认的东西当作实力来看,这就是人们把高校分数线定位高校综合实力的原因。那么下面秦学教育陕西站小编小梦为大家整理发布如下: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一、高校综合实力怎么判定?
高校的综合实力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吗?并没有!即便是世界各大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他们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也是各不相同。我来举两个例子:
①QS排行榜
学术领域同行评价占40%,师生比占20%,论文引用数占20%,雇主声誉占10%,国际学生比例和国际师资比例各占5%。
②USNEWS排行榜
全球研究声誉占12.5%,地区性研究声誉占12.5%,高频被引用文献数量占12.5%(在引用最多文献前10%),发表论文占10%,标准化引用影响占10%,高频被引用文献百分比占10%(在引用最多文献前10%),国际合作占10%,总被引用次数占7.5%。。。
二、为什么人们眼里只有分数线?
原因其实特别简单:①高考的全民关注度在教育领域首屈一指;②高考主要看分数录取;③数字很直观,能够给人以确定性;④数字是一种社交利器。
在教育领域,全国人民基本都关心的只有高考,在一般人眼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些阶段都是为了高考服务的。且不说这种想法对不对,他的确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中,这是事实。
所以说,高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话题,他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社会话题的关注,是要远远超过教育话题的。
高考前,要估分,高考后,要等分,出分后,报志愿,被录取,靠分数。批次线是个具体的分数,录取线是个具体的分数。
你看,“分”贯穿了整个高考过程,尤其在高考志愿的录取中,除去特殊种类的招生,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裸分录取,分数自然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点。
而即便是特殊种类招生,大家在符合招生条件的情况下,按照排名来决定最终录取结果,排名也同样可以换算为具体的分数。
很多特殊种类的专业招生,还会要求具体的单科分数,像部分数学专业要求数学最低分,部分外语、外贸专业,要求英语最低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和专业,同样要求英语最低分等等。
我们可以拿分数去应付家人的询问(孩子考了XX分);我们可以拿分数去问招办的老师(老师我孩子文/理科XX分,能不能报你们学校);我们可以拿分数去做对比(你家孩子XX分,我家孩子XX分)。看,这就是分数作为社交利器的体现了。
绝大多数人,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总想要一个简单的答案。比起用自己不熟悉的指标来评判哪一家大学的综合实力强,我们更喜欢用分数这种直观并且有具体指向性的标准来评判。任何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总是少数,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