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每个学校的六个志愿之间存在专业级差吗?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对于任何不懂的问题家长和同学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搞懂,因为我们指导下想要顺利的被录取到自己想要去的大学,这些都是必须要做到的。更重要的就是高校的志愿录取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可以说是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还是要在之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应对。以下就是秦学教育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内容:
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实行分数优先的专业录取规则(相当于平行志愿,不设级差),少部分高校有专业级差,考生报考有级差的院校时,需要特别慎重。
所谓专业级差,是指当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未能被录取时,其后续的其他志愿将被按规定减去相应的分数后再与其他考生竞争。各高校的专业级差规则是不尽相同的,级差值在1-5分之间比较常见。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其2019年的专业录取就是实行“3-3-1-1-1”专业级差规则。假设理科650分的考生报考了该校会计学、投资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类6个专业,如果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会计学)报高了未能录取,此时考生将被减去3分以647分的成绩参加第二专业志愿投资学的排队;如果考生第二专业志愿又不够分,将被继续减去3分变成644分参加第三专业志愿财政学的排队,以此类推。
在设有专业级差的院校,考生报考时需要稳妥,第一专业志愿要选择自己喜欢、且有较大录取把握的专业,不宜盲目冲高——如果冲高失败将被扣减级差;其次是在专业志愿的梯度安排上,要考虑级差因素,如第二、三专业志愿的选择,就要以自己被扣减级差后的分数来衡量报考这个专业是否仍然录取把握。切忌盲目冲高,尤其不要连续多个专业志愿冲高,以免被连续多次扣减级差造成高分低就。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录取规则均是分数优先(6个专业志愿间实行平行志愿),只有少部分高校有专业级差、或专业优先(相当于在6个专业间实行顺序志愿)的录取规则。高校采取何种专业录取规则,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说明,考生报考前一定要阅读高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才能规避相关风险。
(转载自悟空问答:高考志愿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