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够让某个能够被录取?能够被录取其实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确保一个大概率能够被录取的。要想知道怎怎么被录取的,选我们需要知道志愿填报和志愿录取的一些程序和方法,这样你在报考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做。以下两点是需要知道的:第一是尽量优先选择和自己高考成绩相匹配的。第二是了解清楚院校的录取方式,根据录取方式,来合理的设置,梯度和顺序。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志愿填报时,除了关注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之外,还要关注录取分数线
高考的录取时分为两个环节,分别是招办投档和院校录取。
招办投档就是,在考生志愿填报结束之后,省招办会根据平行志愿或者是顺序志愿的投档规则,把符合条件的考生的档案投递到对应的院校。
对应的高校在接收到考生的档案之后,然后会给考生分配,考生能否被录取,以及能够被录取到哪个,这些都是有对应的院校决定的。但是,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只关注院校的较低投档分数线,不太关注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如果你的高考成绩,远高于院校的投档分数线,那么你的选择空间就比较大一些,这种情况下,你不关注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不关注的录取排名,对你较终录取与否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如果你的高考成绩不太高,只关注院校的投档分数线,而不关注录取分数线,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
特别是,如果你报考的本科二批次的院校,你被调剂到你不了解,或者你不感兴趣的方向,那么就会麻烦,即便是你能够“强忍着悲痛,眼含着热泪”读完4年本科,等你走出校门,在找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觉,什么叫“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年选时,脑子里进的水。”如果你的高考成绩不太高,属于低分段区间的考生,除了同意调剂之外,尽量避开一些热门。
二、除了要关注之外,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院校的录取方式。
目前高校的分配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志愿优先,分数优先和级差。
其中现在采用级差的学校越来越少,大部分学校都采用的是分数优先或者是志愿优先,因为级差计算起来比较复杂,并且不利于考生志愿填报。
因此,会重点分析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这两种录取方式。
三、先来说下分数优先的分配方式。
分数优先的录取方式,和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大同小异。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高校在接收到考生的档案之后,会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首先给安排,然后是第2名、第3名,以此类推。这种录取方式对于考生有利,高考成绩越高,那么选择的空间就越大。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现在小明,在A学校的成绩排名是第50名,他分别填报了a、b 、c、d这4个,那么在录取时,高校会先给前49名考生安排,第49名考生安排完之后,然后系统才开始检索小明的志愿。
假设系统开始检索小明的志愿时,a还有招生缺额,那么小明就会被该录取,如果a没有招生缺额,那么这时候系统就会检索b,b有缺额,那么小明就会被b录取,然后以此类推。
如果的都不能够被录取,那么这时候就需要看小明是否同意调剂,如果同意调剂,那么档案就会被暂且放到一边,等的考生的志愿都处理完毕之后,然后再来安排同意调剂考生的志愿,而如果小明不同意调剂,那么这时候,档案就会被直接做退档处理。
因此,如果高校采用的是分数优先的录取方式,那么在填报顺序上,尽量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和该的招生人数,把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按照层次依次去填报志愿。
四、另外有一部分高校采用的是志愿优先的录取方式。
具体的做法是,高校在接收到考生的档案之后,会把考生的档案按照第一志愿进行分类,然后在同一志愿下,把考生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序。举个例子,假设现在经济学招收50个人,而现在有52个人,第一志愿报考的是经济学,那么该只够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经济学,并且成绩排名前50的人,余下的两个人只能够等第2个志愿。
假设现在法学招收30个人,而只有20个人,第一志愿报考的是法学,那么这时候,这20个学生都会被录取。法学还有10个名额,这时会看哪些考生的第二志愿,报考的是法学,然后再把第二志愿报考的是法学的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再次进行排序,直到把这10个名额录满为止。的都是依次进行录取。
因此,如果你所报考的高校采用的是,志愿优先的录取方式,那么尽量把自己感兴趣,并且有把握被录取的放在第一位,因为这种情况下,第一志愿重要,如果第一志愿不能够被录取,那么其他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也小。另外,如果你高考成绩不太高,尽量避开一些热门,或者是这所院校的强势,防止因为出现“扎堆”,而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