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考年不分文理科了,省内会怎样排名呢?一般来说,高考不分文科理科,是3+3高考模式或者是3+1+2模式。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一旦打破原有的按文理分科模式以后,不同的组合到底如何排名成为考生以及家长比较关心的热门话题。这本是一件好事,为了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但是排名和报考志愿着实成为了一件难事,我们知道,新高考采取赋分制,简单说就是按名次给分。关于这个问题,伊顿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我们知道高考的竞争,只是在省内进行总成绩的比较,并且各大院校在该省份进行招生的人数也是确定的,其它省份不会来“抢”这个招生名额。
那么在可以自由选科之下,由于考生自选科目,部分考生参加高考的科目组合不尽相同,难度、题型等都不一样,再这种情况下,该怎么通过成绩来公平地排名,较终择优录取呢?——采用等级赋分制。
将原始分转化成按照总人数中的排名前百分比,折算成赋分,计入总成绩(具体的折算方式,已经介绍过了,很多人质疑它的公平性。
以总成绩高低(包括符合教育部门规定的项目加分)为依据,进行名次排列,即“次位”。每位考生将在高考成绩公布的同时,获得自己的次位号。
有人会询问:“既然是以总成绩为依据进行排名,那当总分成绩相同怎么排名?”
按照新高考的要求,严格来说,是不允许有相同次位出现的。但确实会出现同分考生,这时候不同省份会按照不同规定排名的。以山东省为例:
当考生高考总分相同时,先比较文化总分(即语数英总分),再相同的比较语文数学总分,再相同的比较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再相同的比较外语单科成绩,再相同的比较选考科目单科成绩。全部相同者则为同位次。
这个次位等同于传统高考下按照总分进行的排名,意义相同。
但是因为中间多了一个等级赋分的转化环节,再加之选科自由,弃考物理的现象导致选物理的考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低赋”,进一步导致这部分考生总成绩对应的位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