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是三大理科类科目,是三个基础性科目,学好了数理化,成绩必然是不会低的,因为数理化本身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能够学好数理化的学生,其他科目也是可以学懂的,很多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也就是这三个科目,所以学习数理化学生们也应该重视,那么怎样可以的学好数理化,提升数理化科目的成绩呢?关于数理化学习方法分享,学生们详细的了解一下,更好的提升吧!
一、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因为物理的考查是侧重于思维的考查,就是运动状态和过程的分析,但是较终是落在计算上,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物理得分是不能增加的。
所以,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要侧重于以下两点的训练:
①情绪稳定,算理明确,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
②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二、物理基础知识理解和相关公式的记忆
物理基础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前提。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事物的意义,同一个物理概念,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个体对外部或内部信息进行主动的再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不漏。
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转化成白话,意思就是对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要有自己的认识,不能机械的靠背诵,擅长记忆的人学物理如果只靠机械记忆,物理是很难出成绩的。
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物理思想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我一般给学生分享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平抛运动”四个字,你就会联想到:平抛运动的定义是什么?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平抛运动的常规解决方法?是否存在相关或者类似的平抛运动题型?结合笔记本、错题集以及自己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自己捋出来的提纲作为索引,这样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和题型。
另外,在物理学习中,要把记忆和推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直线运动的学习过程中,的公式都是数学基础的,如果只是单纯的计算推导,那是数学题目了,物理不能那么学,应该在脑海里脑补物体运动的画面,而且运动过程中的力学、运动学以及可能出现的临界问题,寻找冲刺口,然后列出相关的等式。
三、物理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增加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数量是质量的前提,因为有了量变才有质变,质量是数量的结果,质变是量变的累积效应。我就做题数量和质量增加两个方面讨论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增加数量就是
①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
②做完一节的全部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千万别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因为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要先跳过去,以平稳的速度过一遍题目,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千万别急躁、泄气,其实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点时间和耐心;对于例题,有两种处理方式:“先做后看”与“先看后测”。
③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心得记在自习本上。
④每天增加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
增加质量就是
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对整个问题的转译,深化对题中某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物理基础知识相联系,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技巧?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物理思想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
②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
③复习:“温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率的、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方法。
四、物理思维数学思维与哲学思想的融合是学好数学的高层次要求。
这个好像要求有点高,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实现是比较难的。比如,物理思维方法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对立面,并且两者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转换、相互补充,如直觉与逻辑,发散与定向、宏观与微观、顺向与逆向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在一种方法受阻的情况下自觉地转向与其对立的另一种方法,或许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理论上讲,领悟物理思维中的哲学思想和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思维,是增强学生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可惜,应试教育压根没有给教育这样的机会和条件,所以,才出现大量家长和学生追求的“速效进步”、“短期有用”等趋势,但是这是违背正常的学习过程的!
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经验,我觉得只要我们重视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学会有目的性得有技巧地做题,并且尝试能够转换成老师的角度或者师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亮点和冲刺口,做好相关的总结和提升工作,就能在相对短时间内把物理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