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市中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市中考志愿填报中,有一项是关于定向生的,很多学生不清楚定向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小编为学生们分享一下,学生们了解一下定向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定向生的名额分配以及录取详情等等,是需要学生注意一下的,学生多了解一下对于自己的中考录取将会更有版主,那么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定向生及其填报录取原则解读
定向生和统招生是现有中考录取体系下的两个大头,尤其定向生是这几年热门的一个话题。按照现有的政策,每年定向生招生名额占各省示范高中、省标准高中招生名额的50%,可以说是高了;而且可以在目标高中录取分数线基础上降40分录取,(同一“大学区”学校考生可以降低 50分录取)。不开玩笑的说,定向生机制完全就是教育局给初中学校水平一般的学生一个上省示范、标准高中的捷径!从政策层面上解决了“不上好初中上不了好高中”的这个怪圈。
但是定向生一直不被重视,甚至很多考生自己的权利都不知道要保障!
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考生和家长甚至不知道定向生是什么!
而无论是初中学校,还是目标高中都没有一个对家长的的指导。
那么在今年现行政策下定向生是如何招生的,定向生和统招生是如何录取的,考生要想走定向生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现行定向生名额是怎么分配的?
根据政策要求,今年各省示范高中、省标准高中会拿出招生名额的50%为定向生名额。
如西工大附中2018年计划招收总人数为550分,其中含有统招生名额246人,定向生名额246人,特长生8人,宏志班50人,即把246个定向名额下放到各符合条件的初中,其中包括:
二、定向生如何报名,如何录取?
1.定向生是不需要参加额外考试的。只需要在中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填写定向生一栏即可。
按照2018年的政策,凡在生源学校建立正式3年,且连续在该校初一、初二、中考就读的初中复读毕业生,均具备定向生报名资格。但到了2019年,政策要求变严,不仅要三年,而且初中阶段不能进行择校(包括小升初)。
2.定向生和统招生是同步录取,互不影响。也就是说定向生录取不上完全可以参加正常的统招,不影响正常录取。
定向生录取与统招生录取同步进行。定向生录取在具备定向资格且填报了定向志愿的考生中,以中考成绩和定向志愿为依据,按所在初中学校生源排队择优录取。城六区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录取学校统招录取线下40分。定向生政策向“大学区”倾斜,“大学区”成员学校考生报考所在大学区内的高中学校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该学校统招录取线下50分。
具体录取流程有点复杂,我们举例说明:
城六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各批次投档,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进行。
举个例子,考生甲中考成绩600分,在“省级标准化高中志愿批次”中,分别填报了A、B、C三所学校的统招学校志愿和B学校的定向学校志愿。
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在进行“省级标准化高中志愿批次”的投档过程中,当投档到600分这个分数段时,检索考生甲A学校志愿, A学校统招生类计划已经在602分完成投档,没有计划余额,不符合投档条件,继续检索B学校志愿,B学校统招生类计划未完成,符合投档条件,就投档到B学校,不再继续检索C学校志愿。
但如果投档到601分这个分数段时,B学校统招生类计划在601分完成。此时,按照“统招生和定向生同步录取”的原则,停止“省级标准化高中志愿批次”统招生类投档检索,启动B学校定向生类投档检索,按照“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录取学校统招生录取线下40分,大学区成员学校考生报考所在大学区内的高中学校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该学校统招生录取线下50分。”的标准,对填报B学校定向学校志愿的考生,从到561分(或551分)排序,考生甲以600分成绩排序在第3名,B学校在考生甲所在毕业学校的定向生类计划为5人,考生甲符合投档条件,投档到B学校。如果考生甲排序在第6名,则考生甲不符合投档条件。在B学校完成定向生计划投档后,恢复“省级标准化高中志愿批次”统招生投档,投档到600分这个分数段时,检索到考生甲所填A、B学校志愿无效后,检索C学校,若条件符合C学校,就投档到C学校。
只有流程的话看起来还是相当的复杂,我们不妨以多个同学的分数及录取学校举例说一下
假设A校统招线680,B校统招线650,C校统招线630
甲分数681,统招志愿ABC,定向B:分数检索到681发现甲,第一志愿A校没录满,直接录取到A统招。虽然甲分数够B定向,但由于此时B校未录满,未开始检索B定向。
乙分数679,统招志愿ABC,定向A:分数检索到680时,A统招录满,停止检索A统招开始向下40(50)检索A定向,发现乙符合要求,录取到A定向。虽然乙分数够B统招,但由于定向学校A统招录满立刻开始检索定向,此时统招分数检索并没有到679,不会检索乙的统招志愿。
丙分数681,统招志愿CBA,定向A:分数检索到681发现丙,由于A校统招未录取完,并不会开始检索A定向,所以只检索丙统招,又由于C校统招未录取满,于是录取到C统招
总结一下,录取过程中检索的先是分数,再是个人。一个学校的定向生分数线是在统招生录取满了之后才会确定的,之后再将未用完的定向生名额转回定转统,也就是重新开始统招生的分数检录。所以定向生和统招生先录那个是一个不确定事件,完全取决于定向学校统招名额在你之前是否招满,也就不存在一个学生会被两所学校同时录取,进而使得系统随意选一所录取的状况。
三、怎样增强定向生的“命中率”呢?
首先,从定向生录取政策可以看出来,定向生录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分数要达到全市较低录取控制线(今年538分),且不得低于目标校录取统招线的40分(同一大学区不低于50分),这就意味着在拿到自己的中考成绩的时候,要提前估计目标校的中考录取分数线。
比如中考成绩为620分,那么定向生志愿完全可以填报中考录取分数线在650-660分左右的高中。
估计目标校录取分数线的时候,可以参考该校往年的统招线和当年的较低录取控制线。
其次,要了解同校的考生报考情况。因为定向生录取的时候是按照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的,也就是说,例如西工大附中在远东一中有2个定向生名额,假设现在有3名考生都报考了西工大附中,且分数都达到了定向生的录取要求,那么较终只有成绩较高和第二高的会被录取。这就意味着同校考生在定向生里面是相互竞争的关系。所以同校考生可以互通有无,避免出现扎堆儿情况。
例如小明同学中考结束后,发现自己是全校的第30名,而该就读初中有92个定向生名额,那么小明同学可以尽可能通过学校或者直接对话其他考生的方式,打听其他前29名大致报考情况,进而可以确定自己的定向生学校。
当然这需要考生家长做不少的准备工作,但是平心而论,很多考生之所以错失机会就是因为对于政策不了解,而且不能掌握报考信息,填报志愿全凭运气。
再次,调整正确志愿顺序。现在虽然都说是平行志愿,统招和定向也是同时录取,但是一个系统的运行时需要逻辑和顺序的,就比如三个平行志愿他也会按照一二三的顺序检索。所以千万不要像例子中的丙一样报一个CBA的志愿,不然真的只有哭死的份。
如果真的是距离学校统招线1-2分,较为稳妥的方式就是统招第一志愿和定向都写这个学校。这样无论通招录还是定向录都是妥妥的没有问题~
较后,劝大家一句,不管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你有没有搜集到相关信息,定向生一栏不要空着,那毕竟是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