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九月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双大学名单之后,对于双大学的讨论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原来的,大学将变为如今的双大学,大部分大学都没有入选双大学,对于2018届的高考考生和考生家长们来说,较关心的就是双大学和,大学有哪些区别?对于2018高考会有哪些影响?下面伊顿教育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波。
什么是“双”?
世界大学和学科
大学: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 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数量国内持平、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学科: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双”的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大学和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备注: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42所双大学”名单
原“工程”高校进入A类,共36所双大学
清华大学 |
四川大学 |
同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山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复旦大学 |
吉林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南开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大学 |
天津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南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武汉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山东大学 |
兰州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厦门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原“工程”高校进入B类,共3所双大学
东北大学 |
湖南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新增进入B类,共3所双大学
陕西大学 |
云南大学 |
新疆大学 |
#p#副标题#e#
“双” VS “/”
与“/”相比普通高校的优势
①高校资金相比普通高校占有压倒性优势
从这两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可以看到,入选的学校都需要在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为实现这些目标,每年在这些“”、“”高校投入的资金相比于其他普通高校,占有压倒性优势,而39所“”高校又是这一系列高校中的“高富帅”。
②科研
这些学校每年都会获得数额庞大的科研经费,用以引进国内外人才、建设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新人等等。
从2009年至2013年的数据显示,“”和“”高校拿走了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
“双”与“”、“”的区别
①“双”以学科为资助主体 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
②“”“”以学校为资助主体 名单形同“终身制”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例如上海、两地开始实行“3+3”新高考方案,新的高考政策也意味着考生往往在高一时可能就需要考虑自己的方向,高考的学科倾向逐渐凸显。“双”以学科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为考生和家长在提早定下报考目标上提供参考。
不过,“双”以学科为基础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学校都以优势学科竞争,在优势学科上持续投入,会导致现有一些相对薄弱的学科被边缘化,进而产生一系列人员、结构上的调整。
第二个是“双”建设名单将不再一层不变,会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高校仍较有机会 普通高校也有望翻盘
《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双”大学及学科的遴选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能进入“大学”名单的高校,“”、“”依然是较有机会的,一方面它们“经过了长期重点建设”,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因为有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自然比其他高校走得更前,目前“拥有数量国内持平、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的高校还是集中在“”、特别是“”高校。
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双”与“”、“”的区别,“双”以学科为资助主体,这也意味着在双的游戏规则下,一些高校完全有可能凭借一两个优势学科迅速崛起,而一些原来的“”、“”高校也可能被排除在“双”之外。
该如何理性对待大学“标签”?
继“”、“”后,又要来一个“双”,报考的风向要不要随之而动,还需要理性看待,大学的好坏不能仅仅以政策倾斜作为依据。一方面,学校实力与遴选相辅相成,“标签”确实值得参考。这些学校之所以被选中,也正是因为学校在相关遴选标准中实力强大;而前文已经说明,政策为学校带来了数额庞大的建设资金,例如原先水平相当的两个高校,如果一个被选上而另一个落选,不出几年两所高校的差距就会被拉开。
但另一方面,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还是切忌掉入“唯标签论”的陷阱,“标签”对自身是否适用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一:有资金,但无成果。资金支持确实会对高校建设带来极大的助力,但是获得资金支持的高校与一些未入选的高校相比却并不都很厉害。以学术科研为例,时下,一些人通过包装概念拿到科研经费,但较后并没有搞出有价值的成果,制造出大量“学术泡沫”。2013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更是显示,95.9%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学术泡沫”严重。
其二,本科不只看学术和科研。从前文介绍可以看出,在评选高校名单时,其学科水平以及学术、科研水平是评选的主要依据,但是大学的好坏与否所包含的方面却比这些广阔得多。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没有读研读博计划的学生来说,这些“工程”、“计划”只是择校的参考之一,学校的教学水平、就业环境、实习机会、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认可度等等其他方面也应该综合考虑。
其三,比起即将公布的“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更需要注意。一直以来,为了读“”、“”学校而无奈选择了该校的弱势学科,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大家都很清楚,好的大学也并不是学科都好,但“”、“”的学校标签效应太强,实在难以抉择。“双”名单公布之后,或许有望在程度上解决这种困扰,所以考生和家长千万莫只盯着前一个“1”,而忽略后一个“1”。
综上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双”将取代“”、“”,不如说“双”是“”、“”的整合和推进。可以说,即便没有“”、“”了,但是“”、“”的概念、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即便不再强调,但“”、“”这些年的建设成果仍是其他一些普通高校难以在短时间内越的。不过,大学从来不是“命名”的,而应该是竞争而来的,从“双”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期盼,在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或将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