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不可缺位、不可越位、更不可错位!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9-20 17:07:13

  都说父母是孩子较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关系,因此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很重要。伊顿教育小编提醒各位父母,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不可缺位、不可越位、更不可错位!谨记这三不,让您的家庭教育更成功!

父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不可缺位、不可越位、更不可错位!

  一不要”:父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在这种家庭教育中,父母或是由于缺乏管教孩子的兴趣和条件,或是由于信奉“自然成材”的教子观,认为教育是对孩子天性的一种残酷扭曲或揠苗助长。这种教子观虽然有利于儿童的天性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自然发展,但是,放任自流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一旦走向极端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学前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正确地判断是与非,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一旦成了无人看管、缺乏正确引导的人,就会像迷途的羔羊一样到处乱撞,甚至有些孩子会因此走向犯罪的道路。

  “二不要”:父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越位

  这类父母不仅无限制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享受上的需求,而且还代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这种做法剥夺了子女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导致他们生活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抗逆境能力差、经不起挫折。孩子一旦遭遇失败和不如意,就会产生悲观、否定自我和怨天尤人的不良情绪。这些孩子在离开父母进入社会后,往往缺乏自理能力,也难以与他人交流沟通。甚至有些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这样在无形之中会助长他们的攀比心理,很有可能使他们今后因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而走入歧途。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少年违法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与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和教育不当直接相关。

  “三不要”:父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错位

  父母在自身角色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对孩子的高度控制正是这种偏差造成的原因之一。这类父母认为自己拥有无上的放心,孩子只能服从。在这种传统管教方式的影响下,一些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一种憎恨心理乃至越轨行为。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仍停留在封建式的“打骂”上,恪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偶有差错,家长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他们对孩子不讲民主,不允许孩子有自由意志,往往采取高压政策逼迫子女按照自己的规定去做,因而导致子女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一方面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另一方面则在过度的压抑下出现极端情绪和过激行为。这些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家庭教育
上一篇:什么才是较好的教育?较好的教育,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来说明很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秦学小Q
咨询我
400-029-6659
背景计算器
课程费用在线咨询
免费报价查询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