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支招: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做事!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9-06 17:23:57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的自信是天生的,因此也不会刻意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伊顿教育小编给大家举个例子:孩子出生时,不会说话、不会做事、甚至都不会小范围的活动,他只能依赖外界来照顾自己,又何来自信呢?所以,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父母们在培养孩子自信时需要做三个步骤:去做事、能做到、被肯定 。 。

  作为我们成年人,也不可能做每件事情都有自信,自信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是人能去尝试新事物、去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

  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做事。

  很多孩子在家庭里就没机会去做事,其实是父母不给孩子创造机会做事。作为父母大家可以好好想想,是不是孩子在家庭中一做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大包大揽,既怕孩子做错事,也怕孩子做事时受到伤害,渐渐的孩子就像木乃伊一样,只懂听着大人们的指挥,做一个牵线木偶。

  上学后,父母也只唠叨着让孩子好好学习,其他事一概不让孩子操心,还美其名曰这是较伟大的爱孩子方式,不让孩子做饭、做家务、做学习之外接触社会的事情,渐渐地,孩子什么都不懂了,也懒的不想去做事情了,丧失了主动参与和承担的主人翁意识了。

  当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和保护,家长就像时刻盘旋在孩子头顶上的直升机,随时关注是否有危险降临在孩子身上,这种家长就是“直升机”父母,他们让孩子彻底丧失了去做事的机会。

  可是孩子终有长大要独立的整天,到了真该去面对社会竞争和生存时,父母“虚伪”的鼓励孩子加油、自信的话语,知会让孩子在“毫无准备”下去迎接挑战,很多孩子措手不及、无所适从,心理会发生巨大变化。

  现在新闻报道中一些年轻人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遇到挫折就抑郁或者轻生的案例,就是从小父母错误培养种下的恶果。

  伊顿教育小编整理自分享的解决方法:

  1、带着爱放手,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独立去做事,不断的培养增长能力。

  父母不要再认为孩子可以在不学习的情况下就能无师自通,学会自信。很多家长幻想的孩子一上讲台就能落落大方的演讲场景,就是根源于父母以为孩子自信是天生的。

  2、父母要手把手的教授孩子。

  父母教孩子较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去做家务。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贡献、合作、对他人感兴趣。做家务看似是简单事情,却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贡献、和家人间的合作、让孩子对劳动和动手做事产生兴趣。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选择合适的家务,把家务活儿再列出清单,让孩子自己去挑选,父母给予孩子提前指导和讲解,让孩子能够独立完成。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家庭教育
上一篇:父母为什么都希望孩子外向?内向型的孩子有哪些好处? 下一篇: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不要让冷暴力成为亲子关系的隔阂!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