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批进行高考改革的地区进行了高考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为了试点推进教育改革,2014年上海、作为试验区较先进入高中教学新一轮改革。在报志愿的过程中确实出了一些乌龙,那么在高考改革试行的三年里这些地方究竟进行得怎么样呢?
然而三年后的2017年,改革后的第一届高三学子完成了高考,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和预想的“为考生提供更多机会”、“增强高校招生自主权”等当初的美好设想不同,现实中:
月月大考,考生疲惫不堪;
分班一片混乱,高校选择权有名无实;
从考生、家长、学校到高校,基本一片怨声沸腾;
北大考试院院长秦春华更是直言“嗅到了另外一丝可能的危险味道”——省招办一家坐大,大权独揽。
有网友评价:“这样的改革,让人不寒而栗!”
那么多美好设想的改革为什么会变得“怨声沸腾”?
改革过程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高考改革对学生、高校都有什么影响???
学生选择权仅为噱头,实际控制权在学校手里
学生的选择权同样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
对学生而言,选择性体现在,除语、数、外3门高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以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7个科目中自由确定3个选考科目。
从理论上说,7选3存在35种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扬长避短,文理交叉,选择自己较擅长的3门作为选考科目。但这完全是书斋里的想象,而且只推演了较好的一种结果。
实际上,由于多个利益相关者从各自不同的目的来行动,有可能出现多种复杂甚至是坏的情况。在面对人生较重要的一次高考志愿填报的选择上,中学(老师)就掌握了相当大的控制权。也就是说,学生的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将被中学(老师)的选择权所替代,他(她)们可以左右甚至决定学生的选择。
为了考出较优成绩,学校很可能不会允许学生去“自由选择”,而是代替学生进行选择,在7个选考科目中整体性地选择本校师资力量较强(或学生较擅长)的3个科目,然后将全部资源投入到可能产生成绩较大化的这3个科目上,对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压倒性优势。同时,在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中,引导甚至强迫本校学生全部选择这3个科目——除少数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也会接受这样的要求,因为他(她)们在这3科上所接受的训练更充分,又何乐而不为呢?
文理不分成泡影,分科“集训”更严重
如果大学所要求的科目高度集中,例如工科院校要求物理、化学和生物,文史类院校要求历史、地理和思想政治——那么,中学仍旧会将资源投入到这6个传统科目上。所谓“文理不分科”就成了纸面上的表述,中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会“文理分科”,而且可能分化得更为严重。原因很简单,分工产生效率。资源越是集中到某一学科,化训练程度越强,学生所取得的考试成绩就可能越高。
一年三大考,教师和学生不堪重负
所谓的一年两考其实是一年三考,由原来的一次冲刺,变成了现在的反复冲刺。十月份冲一次,四月份冲一次,六月份还要冲一次。折腾得考生、教师和家长疲惫不堪,奄奄一息。
正常的假期没有了,正常的休息没有了,正常的生活没有了,变成没日没夜没完没了的应付考试的机器。
为了赶进度,没有自修课,没有活动课。
铺天盖地的模拟考,周考,综合考,联考,考得昏天黑地,考得日月无光,考得学生快要吐血!
为了在考试中占得先机,小班课开始提前上课,星期天加班加点,节假日完全取消,就像一列喘着粗气的老火车,日夜狂奔!
当初的设计者可能会认为,人就像机器一样按照他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的程序亦步亦趋,可是他完全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人性天生是趋利避害的,人性天生是自私的。这种决策者估计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就是外星来客。不知道他们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参加现在的高考。
理化受到削弱,但实际上才是高校较看重的!
在目前突出强调公平的社会环境下,特别是高校普遍尚未积累起足够的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知识和经验的条件下,大学将很可能较终按照语、数、外3门高考成绩录取。
由于语、数、外3科在总分中的权重较大,中学势必会选择将其作为应试训练的主要科目,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性理科教育将受到极大削弱。这一现象已经在省前几年的高考改革中出现,曾迫使北大、清华等大学不得不大幅削减在省的高考招生指标,并相应大幅增加自主招生名额。
事实上,自从高考改革以来,籍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数理水平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参加物理、化学等国际奥赛的学生中,已渐渐难觅籍学生的身影。
而实际上,理化才是高校较看重的学生基础。尤其是物理,几乎是70%以上的高校都要求必修的学科,而这强调语文,就要削弱理化的做法较终导致:学生上不了想去的,学校招不到合适的学生!
考生自述:我们这届就是被坑的小白鼠
“我是高三生,7选3真的就是扯淡,在我们学校这种垃圾地方成绩偏差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助选择权,学校为了凑整一个班级会不断施压让学生换科,威胁说什么走班根本不会有人管这门课,没办法安排。”
“我刚参加完新高考,对此颇有感触。
第一,宣扬的减负成了每年数次高考(十月,四月,除此以外加上月考期中考)总的看来15天一大考;
第二,对人不公,两次机会,投机者,有实力却失误者,有实力完全发挥者,这三种人成了两个阶级;
第三,对于家长 数次考试,数次心理煎熬,作为学生压力山大已成习惯,而家长三头两头的担心确……
此外,新高考对于喜欢文科的学生占据很大优势,语文,英语都是拉分点,更严重的是数学偏向简单化。选考的三门课很明显史地政更容易取得97,100。在报考大学时有些对选考只有稍许限制,若一人只想考个好大学,学史地政的人去报了理化生,可笑可笑。”
“什么时候能停止这种瞎折腾!让那些所谓的吃屎去吧。弄的谁都不满意,这教育改革。现在的孩子,没几个能吃苦的,有多少会选择物理。而物理对于大学有多重要还用说么!都不学物理,大学那些理工科都关闭。将来都到社会上刷笔杆。建设谁去!在试点已经可以说失败,还要在铺开。这些人就该枪毙。都没长脑袋。”
省招办独揽大权,北大教授称“嗅到危险味道”
根据省教育厅的解读,改革方案的理念是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教育的选择性”。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选择,是否有利于高校自主权扩大。“因为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的选择中实现的。”这的确是一个相当先进的理念。如果能实现,必将是中学基础教育和大学招生录取改革的重大冲刺和福音。
然而,北大教授一行人在调研的过程中,却发现改革实际的效果,可能出现当初政策制定者意想不到,乃至和改革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的情况。比如,高考招生录取的选择性涉及两个方面:大学和学生,二者相辅相成。令人遗憾的是,方案几乎完全排斥了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的主动选择作用。招生录取的主体应当是大学,现在变成了省教育考试院。
从表面上看,方案似乎给了高校的选择权——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人才选拔和培养需求,预先提出招生录取的相应科目需求。但实质上,高校在两年之前提出科目要求之后,就完全丧失了主动选择学生的可能性。它较终见到的仍然是“分”而不是“人”。
坦率地说,按照这一方案,高校招生办公室可以取消,只需将录取通知书交给省教育考试院,由其按照和考生成绩顺次填写录取名单并寄给考生即可。录取通知书既不需要大学校长的签名,也不需要由大学招生办公室寄送——那样反而增加了不需要的成本。按照《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职能应当是逐步弱化的,为什么现在反而要进一步强化呢?这难道不是改革的倒退吗?
编者后言
如此备受争议的高考改革,已经提上了日程。
2019年的高一新生,也就是现在的初二学生就要面临第一批高考改革。
这样的改革会不会重蹈失败高考的覆辙?
教育乃民生大事,这样的试点还要进行吗?
考生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
以后的高考又将何去何从呢?
......
关于高考改革,你的心声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