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寒门出贵子”,现实中很多农村孩子考上清北这样的大学越来越难。那么,农民工的孩子考上三本院校应该去读吗?伊顿教育小编整理了网友们的回答,供大家参考!让我们看看网友怎么说。
网友一:
首先,孩子是否要去三本读书,与是否是农民工孩子无关,不要刻意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自卑和困惑。
其次,是否读三本,在家庭经济还允许的情况下,需要与孩子沟通,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同时评估所学与孩子发展,所学与职业汇报等问题是否清晰,要比较明确。经济条件不允许或压力太大,建议也可尝试创业,实习,培训机构考证,复读等。
总之,校园是大学,社会也是大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较终如何决定,从两年到五年内,经济支撑,孩子发展,家庭关系,五年后的预期,成效等,权衡一下。#p#副标题#e#
网友二:
没有需要。或许有人说可以考研等等,但是算成本就太高了。现在把某一方面学的特别精细比所谓大学出来的强多了。三本较严重的是学费级高,我大学的那个城市有座三本学习,我的学校学费3500,他们是12000,每年加生活费我也就一万多,他们多的多。三本俗称有钱人学校,我出去做兼职,市促销,整天60,其实那个市离三本学校特近,但是人家没人去做。真的,穿着什么的,很贵。所以还不如用这钱创个业呢。
网友三:
个人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第一,孩子角度分析。孩子是否喜欢这个院校;是否乐意再去复习备战高考而考个更好的成绩,这一点从孩子学习兴趣和能力琢磨;孩子的兴趣同该院校相关是否对口?第二,家长角度分析。家庭的经济能力是否允许就读三本院校,说白了这个学校值不值孩子去读或者说读了有实用价值没有?家庭环境如让孩子复习有把握让孩子冲刺更好的院校?家长观点同该院校相关是否对口?第三,社会角度分析。一是考虑当前就业需求与该院校设置的相关是否相适宜;二是作为农民工,生活困难的孩子是否能提供一些经济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