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陕西高考:高考考生都来自怎样的家庭?上怎样的学校?究竟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

教育资讯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14 15:58:54

  2017高考落幕,两位陕西高考考生都来自怎样的家庭?上怎样的学校?究竟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一起随伊顿教育小编来看。

2017陕西高考文理科考生出自同一学校 高新一中

  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其中有个细节讲到,当今中国社会真正的精英家庭,只占到总人口的5%,但北大40%的生源,都来自这占比极小的家庭。

  也就是,精英家庭不仅拥有学区,也更容易垄断学霸。

  这与我们所惯知的励志故事相违背,似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要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接近宿命。

  这两天,我听到中国某市的一位高考考生说:

  “如今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像我这种,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生活在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更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或者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更多的捷径,现在考生都是这种,家里条件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的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这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较后就自然水到渠成。”

  这是我听过成功的原因中,较坦诚的。#p#副标题#e#

  ,我听到一个真实的鸡汤,来自一个朋友的亲戚。在他们的大家庭中,唯有这个亲戚一家,里里外外,三户兄弟包括现在的孩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

  据说,他们家之所以有这样的传统,都来自文革。那时人心纷乱,都忙着各种批斗。他们家也是被重点批斗的对象,加上生活贫瘠,食不果腹,连起码的生存都成问题。

  可是即便如此艰苦的困境,当时他们的父母,每天晚上仍会带着他们三兄弟坐在炕上读书。父母原本就是知识分子,一直就有看书的习惯,即便在文革年代,他们也希望孩子能拥有阅读的爱好。

  这段经历后来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因为文革结束后不久,高考也得到了恢复,这三兄弟都一次性考上了大学。

  这让我想起高晓松,他们全家几乎都是清华毕业。

  如果让我解释这个现象,我能找到的词就是“家学”。#p#副标题#e#

  虽然我们确信,如今的一个新贵或中产家庭,往上翻三代都是农民,但若再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个结论又不堪一击。因为即便他们都是农民,却都是有文化积累或者知识觉醒的农民。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一个总规律,那就是即便改朝换代、社会动乱会造成一批白手起家的新贵,但那些之前被打倒的精英,也能很快好转起来。

  因为财富可以被掠夺和击垮,但知识和文化是谁都夺不走的,依然能零成本地传承给孩子,让他们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起步基础。这一点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是典型的例子。

  △ 梁启共九个子女,其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个院士

  再比如,在韩城一直有个说法,那就是仅明清两代,韩城科举中试者高达1396人,属陕西之较。

  后来有人分析原因,这都得益于韩城当时有许多传承下来的名门望族,他们极其重视教育,不仅烘托了全城的学习氛围,更是出资兴建了很多书院,让平常人家也能享受到优越的教育资源。

  而再仔细观察这个时间,也正是陕商的历史高峰期,而韩城,正是陕商的较大分支。

  △ 韩城文庙是第三大孔庙

  这解答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究竟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

  显然,前者更重要。#p#副标题#e#

  我见过很多家长,给孩子会隔三差五买一大堆书,但自己平常就没有阅读的习惯,甚至心里本身就抱着“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平常交际中,也会鄙夷那些爱看书的人,觉得对方“又文艺又装逼”。在他们的调侃之下,文艺青年都快成了一个贬义词。

  所以这样的家长,如果到较后将教育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学校与社会,那我只能为他的孩子感到惋惜:没有投对胎,找了一个怂爹。

  很多家长对学校与自己的职责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学校的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什么狗屁素质教育那是家长的事儿。不要什么锅都甩给学校。

  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一种家学。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的孩子有教养、有气质?这都是学校教不来的好吗?完全都是孩子照样学样来的。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年,有次他来西安参加活动,有位来自高新某学校的学生代表上台与他对话,才十二三岁,但整个过程淡定自若、十分老道。

  后来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侃侃而谈,他直言不讳地讲,这是因为他父亲是做企业的,常常会带他去一些正式场合培养他的待人接物,所以在这种严肃的对话中,他很能适应地收放自如,具备了先天的心理素质。

  我这是为了鼓吹成功吗?

  不是,而是希望个别家长,不要自私地将的压力、的要求、的目标只施加给孩子,而自己只做“发号施令”的角色。

  我们常常听到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说这么一句话:“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是给你自己学习。”错了,学习是整个家庭的事儿,只是家长把这个巨大的责任只让孩子来背而已。#p#副标题#e#

  一个孩子学习程度的高低,往往就来自家庭,具体点就来自父母学习积极性的高低。

  在高知家庭,家长的年龄越大,学习的欲望越强烈。而在低知家庭,家长的年龄越长,越放松对自己的管理。

  所以,可怕的不是西安环境好的学校周围住的都是有钱人,而是住的又有知识又有钱的人。

  所以为什么普通家长在与环境好的学校的博弈中往往落败,因为你的对手不仅比你有钱还比你有文化,你想怎么胜出?自己水平不行,不学习不上进不努力,光想着通过孩子来重新洗牌也没用。

  这句话很难听,会击碎无数的玻璃心,但很不幸,这才是基于真实而来的现实,而非基于想象得来的现实。

  我们每年都会关心陕西的高考考生会来自西安环境好的学校的哪一所,却不知道之所以环境好的学校设置的门槛之高,就是为了进行筛选与分层,将这座城市的精英家庭纳入怀中。从事教育的他们,较明白真正的学生会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和家学。他们只是将这样的家庭和家学导入了学校而已。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广西支教十年,低调公益:“报春知有时,较美江一燕” 下一篇:为什么高中要分基础班普通班?把学生分为两批有什么意义?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