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孩” 呢?家长总是会逼迫孩子,想让孩子变得,会去找很多方法,使得小小的孩子背上了重重的包袱,其实我们完全没有需要这么做,只要忽略这3点,就可以成为一个的乖孩子。
01
忽略一些不的细节
我有一个学生,很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能看不带拼音的故事书了,同时学习能力也很强,但总是很忧郁,做什么都比别的孩子紧绷点。班里别的同学都会带些课外书来,他每次都会借来上课的时候看。我就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在学校看课外书?”他很无奈的说:“我妈妈很反对我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在家里只会让我学习。”
我听后,略有遗憾,他妈妈希望他在学习上做一个小孩,为此只要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会平添焦虑。父母的忧虑和责备会深深伤害原本就不的孩子,被伤害的孩子只会越来越不,面对指责不知所措,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其实,只要把握一个度,在孩子掌握学校的知识,完成老师的任务后,父母可以忽略孩子“看与学习无关的书”这点,多留给孩子一点课外阅读时间,做会儿“不小孩”。
02
忽略一些教育的规则
很多父母都爱抱怨孩子字写的不够好看,于是要求孩子重写;抱怨孩子听写没有,于是惩罚孩子多背诵5个单词。随着年级升高,作业量增多,孩子的书写速度跟不上作业量,每天疲于应付,字迹也不端正,有时还有完不成的现象。
其实,父母可以忽略这些要求规则。不必苛求孩子既要字迹好看,又要高质量的完成作业。这样只会让孩子无暇领悟学习的本质内容,而一味的敷衍应付。只要孩子能正确的按时完成作业,父母就应该给予肯定,让他获得成就感。
父母应该要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鼓励他们。每个孩子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只停在缺点。记得我们的美术老师在评价孩子作品时,对每一幅画都是表扬加鼓励。
当我看到他拿了一位同学画的很差的一幅画的时候,满是赞许的说:“孩子们,这幅画他用了多少个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我觉得的父母都应该像这位老师学习,用发现的眼光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03
忽略一些教育孩子的时间段
现在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有大把的时候陪伴孩子。于是在和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突然想起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这样会破坏温馨的家庭时光,影响孩子食欲,让孩子渐渐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吃饭。
还有一些妈妈接孩子放学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有没有在学校闯祸?”一见面就泼冷水,严重影响孩子回家做作业的心情,导致孩子对学习也提不起什么兴趣,就想敷衍了事。
父母应该停止说教,孩子如果犯了错误,应该在第一时间指正,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讽刺。不是的时间都要用来教育孩子的。家庭用餐时、放学的时间、睡觉前,这些父母完全可以忽略,不要变成教育孩子的时间。
事实上,越是忽略一些可以用来教育孩子的时间段,孩子越能释放自己的内心,父母也会少些烦恼和疲惫。
“忽略”并不等同于“放任不管”,而是在对孩子足够了解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更好的成就自己。父母要把握一个度,在孩子感到的范围内,对孩子包容理解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