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遇到了以这一个问题:孩子们啥都不会,万一孩子离开自己是不是吃不饱、穿不暖,可是自己整天真的好累,有些事情孩子自己明明可以自己做,可是他们为什么还要依赖父母呢?为什么不会帮自己干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呢?
究其原因,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孩子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
长此下去,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是增加成绩的关键,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增加。
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家长们不妨这样懒:
经验一:懒于接送——让孩子独自走路上学
独立是给孩子较好的礼物
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较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美名曰“练轻功”。
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我知道他较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
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他就上床,准时睡觉,增加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
教子心得: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
经验二:懒于陪读——让孩子独立完成功课
学习需要独立
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
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
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
教子心得: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他独立思考的,这些是可以放手让他自己做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这些家长可以给予适当帮助。
经验三: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孩子自觉性
自觉是独立的前提
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整天到晚像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
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
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
以后他打游戏,我要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需要马上关机。开始,他还要我监督,以后我偷偷观察,发现他自觉了,时间一到就不打了。
教子心得: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讲大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经验四:懒于动手——不包办培养孩子独立性
孩子需要自己成长
凡是儿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帮忙。如他的房间乱的时候,我就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自己却在一旁看他整理。#p#分页标题#e#
孩子上科技课经常要回家准备各种材料,我叫他自己准备;要买什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店铺买,来锻炼他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标本,我带他去野外,看着他动手做。
刚开学,老师要求给新书包上书皮,他不会包,我却叫他跟我学包。第一个封皮包好后(当然蹩脚),便放手,叫他自己包。
他嫌麻烦,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顾在旁边“指手划脚”地指导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动口不动手”,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包。如果我为了图快省事,帮他包完,那么他永远也包不出第二个更好的书皮。
教子心得: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性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法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懒,把操心、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
移开呵护的羽翼,让他自己去飞翔,唯有这样,雉燕才能炼就一双坚强的翅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的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