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
(一)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二)义务教育六·三学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下(法治教育专册)统一使用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历史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
义务教育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语文一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其他年级册次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三)今年新使用统编教材的地区其统编教材具体发行和使用人教版地区二、八年级教学用书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这就意味着,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要统一使用部编版。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已经有部分地区使用了部编版教材,今年轮换到八年级。各位想利用暑假预习课本的同学可千万别弄错了!
什么是部编本教材?
“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
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
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学者,人数就更多了。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5年多了。
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初中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从起始年级开始,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
请大家注意,“部编本”语文教材长这样:

不再是这样的了:

至于去年已开始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地区,今年轮换到八年级的地区也要注意,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风格也是封面上有一个蓝色的圆圈。九年级学生仍使用原教材,直至毕业。
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
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介绍:
“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较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初中古诗文选篇是124篇,占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增强,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初中选了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p#副标题#e#

七年级上册
| 
				 单元  | 
			
				 阅读  | 
			||||
| 
				 主题  | 
			
				 阅读策略  | 
			
				 课文  | 
			
				 写作  | 
		||
| 
				 一  | 
			
				 四季 美景  | 
			
				 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  |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 
		
| 
				 二  | 
			
				 至爱 亲情  | 
			
				 学习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 
			
				 学会记事  | 
		
|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 
		|||||
| 
				 三  | 
			
				 学习 生活  | 
			
				 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 
			
				 写人要抓住特点  | 
		
|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 
		|||||
| 
				 四  | 
			
				 人生 之舟  | 
			
				 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  |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16.诫子书/诸葛亮  | 
			
				 思路要清晰  | 
		
|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 
		|||||
| 
				 五  | 
			
				 动物 与人  | 
			
				 学习默读,学做摘录,概括文章的中心  | 
			
				 17.猫/郑振铎 18.鸟/梁实秋  |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狼/蒲松龄  | 
			
				 如何突出中心  | 
		
| 
				 六  | 
			
				 想象 之翼  | 
			
				 学习阅读,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文章  |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 
			
				 发挥联想和想象  | 
		
|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园(其五)/李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 
		|||||
八年级上册
| 
				 单元  | 
			
				 阅读  | 
			||||
| 
				 主题  | 
			
				 阅读策略  | 
			
				 课文  | 
			
				 写作  | 
		||
| 
				 一  | 
			
				 变化 着的 社会  | 
			
				 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 
			
				 1.新闻两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 
			
				 3.特写两篇 “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 “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 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一、刘红灿  | 
			
				 学写消息  | 
		
| 
				 二  | 
			
				 生活 的记 忆  | 
			
				 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 
			
				 5.藤野先生/鲁迅 6.我的母亲/胡适  |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 
			
				 学写人物小传  | 
		
| 
				 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  | 
		|||||
| 
				 三  | 
			
				 美景 依然  | 
			
				 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  | 
			
				 9.三峡/郦道元 10.短文两篇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 
			
				 12.唐诗五首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春望/杜甫 湖春行/白居易  |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 
		
|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  | 
		|||||
| 
				 四  | 
			
				 情感 哲思  | 
			
				 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  | 
			
				 13.背影/朱自清 14.昆明的雨/汪曾祺 15.那树/王鼎钧  | 
			
				 16.外国散文两篇 谈惬意地生活/蒙田 我为何而生活/罗素  | 
			
				 语言要连贯  | 
		
|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  | 
		|||||
| 
				 五  | 
			
				 文明 的印 迹  | 
			
				 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 
			
				 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8.苏州园林/叶圣陶  | 
			
				 19.梦回繁华/毛宁 20.蝉/法布尔  | 
			
				 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 
		
| 
				 六  | 
			
				 情操 与志 趣  | 
			
				 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  | 
			
				 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22.愚公移山/《列子》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 
			
				 表达要得体  | 
		
| 
				 综合性学习——君子和而不同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相见欢(城上西楼)/朱敦儒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 
		|||||
写作部分部编本如何安排?
“部编本”力图冲刺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
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