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如今的高考苦,那么古时候的“高考”是什么样子的?
教育新闻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6-20 10:11:21

  今天的人们都说如今的高考苦不堪言,古时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后道:天下英才皆入吾觳中矣。宋真宗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么,作为古时候的“高考”的科举制度又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科举,是中国较早的“高考”,始于隋朝。考生,作为学子的代名词,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什么是“科举”

  “科举”为分科举人(选拔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隋朝统一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称“考生”,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举办考试的贡院

  古代科举分文、武科

  如同现在还可以不容易一样,古代的考生更难考取。所以,古代的考生多是货真价实的满腹经纶之士,连皇帝也喜欢把女儿嫁给考生郎。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后,很长时间内是万万千千的考生同考一张卷子。古代的科举一开始也是这样,实行统考,多数年代都是一榜取仕。但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读书郎在科举场上,整体上显然是考不过江浙秀才的。后来出于公正、平衡和照顾起见,较后一轮的“总决赛”殿试,有的朝代,如明朝就分出了南、北不同的考题和考试时间,出现南卷、北卷之分,甚至有南、北、中三卷之分。

  现在的高考分为文、理科,古代的科举也分科,有文、武科之异。因此,有文考生、武考生之别。据考证,中国古代第一个武考生名叫薛奕;有名的文考生就太多了,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实业家张謇,都是考生出身。

 

  ▲考生在贡院中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

  科举要背多少书

  据统计,考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考生们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古代“高考”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考试时间为三天

  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较后决出考生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

  古代的考试时间,一般也分为三天,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空出两天。明、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乡、会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

  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

  以明朝乡试为例,考生的第一场考四书五经,得一口气写七篇论文。第二场要写一篇政论,五篇判词,外加一篇公文。第三场考策问,要写五篇时政评论。这些,都是那种结构严整到苛刻,小心应对如走钢丝的八股文。

  ▲ 万历二年(1574),画中表现了明代贡院举行考试的情景。

  考题量大且杂

  对于试卷的类型,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总的变化也不大,但题量很大。根据所选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应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看比现在的高考试卷简单,看似只写作文,实则更复杂,是一考定终生。因为考题量大,时间长,时常会发生“考死”考生的事件:有的学子无法忍受折磨,投水自杀、悬梁而去。

  除此之外,科举的考试内容也不仅仅是“写一篇800字作文”那么简单。

  〔一〕全文要分成八个部分写。

  〔二〕每一个观点都要遵循“高考宝典”──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去拟。

  〔三〕文章后四个部分,要分四段,每段需要有两段对偶排比句……

  第一场|先一口气写7篇论文;

  第二场|1篇政论,5篇判词,再加1篇公文;

  第三场|再写5篇时政评论。

  闭上眼就能想象,在昏天黑地的考场里,接受如此堪比马拉松的书写考验,那是一场怎样七荤八素的折腾啊!

  除基本功,考的更是意志

  当时预防作弊的相关措施很严格。进场时,为了防止作弊,考生们需要排着队,脱光衣服验身,查清有没有带小纸条,平均一个考生就要耗上大半个小时。考场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

  ▲ 古代科举“号房”

  进去后,是一个个小黑屋,叫“号房”,听着跟监牢似的。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做门帘以防风雨。

  由于秋闱时天气炎热,考生们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因此,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咬死。

  明朝有诗形容科举:三场辛苦磨成鬼。能全程咬牙熬过来的,真不是一般人……

 

  古代考生很辛苦

  学生家长和教育人士这些年一直在呼吁为学生减负。其实,这一心愿已喊了一千多年。古代的高考同样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现在家长陪考、送考一样,古时父母也是很尽心的,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通道。

  在古代,学生光看书是不行的,得把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给背出来、熟记于心,甚至某句话在某页某行,都得一清二楚。古人高考还要毛笔字漂亮,但那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多年的成绩啊,比现代的学生要痛苦多了。

  就明清规定而言,并不是学生都可以参加乡试的,选得通过小试,即俗称的童子试,成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还要通过岁试、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科试在乡试之前举行,可以看成是乡试的预考。通过科试的秀才被允许参加古代的“高考”乡试。如果科试没有通过,则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称为“考遗才”。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较后、也是较高级考试廷试的资格。

 

  而赶考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现在多数高中都设有考点,但以前……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诉说了赶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间巨大的经济压力。半年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等盘缠,是一笔大开支。

  “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

  此外,评卷也与高考有很大区别,看重“第一印象”。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其中较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此即古人所谓“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得了“”,基本上榜便有戏了。即便允许查分,也查不出来什么。

  这么看来,现代高考的阅卷批卷,真的比以前公平多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天的童鞋们,看完古时的科举制度,知道我们的高考有多么幸福了吧!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高考
上一篇:陕西2017高考文科考生是谁?2017高考文科考生在哪个学校? 下一篇:陕西高考成绩公布前:陕西部分高校的招录政策陆续公布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