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是看起来“高大上”的热门,比如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生物科学、贸易经济、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等。这些几乎都是前些年大量的行业性院校为了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而增设的。但是这些师资力量难以 ,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如前不久一所重点师范大学贸易经济的一位同学到一家外资企业去应聘,考官举着该同学的那份简历一脸吃惊:“你们学校还有这个?”
揭秘:行业院校增设非行业类的类型
生源捞取型:增设就是为了多招学生,结网捕鱼,所以这张网织得越大越好,网眼越密越好,尽可能多上。学校普遍喜欢上投资少、见效快、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软”,而对像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化工能源等需要上设备、上仪器、投入比较大的“硬”一般不“感冒”。
分散就业压力型:学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会人为造成就业压力过大,所以部分学校将设置化整为零,目的是自我减压,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
高考导向型:考生对什么感兴趣,就上什么,而不考虑市场就业形势。
热门VS冷门:“冷”“热”不
所谓热门是和冷门相对而言的。正常的“热门”是有关人才短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反映。由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如果社会上某行业相关人才紧缺,用人单位为了 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就高薪聘请人才,造成某一领域内人才一时走俏的态势。这种态势又刺激考生争相选报此,从而形成“热门”。一段时间以后,该人才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社会需求下降,人才市场就以此类人才就业难、待遇低等现象反映出来,造成程度的过剩,成为“冷门”,诱导人们不再选报此类而转向其他社会需求量大的,形成新的“热门”。
然而,现在“热门”的,不永远“热门”,现在“冷门”的,也不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在人才市场上的作用周期,盲目挤报“热门”,有可能仅仅抓住了“热”的尾巴,等大学毕业后,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上的过剩品。
城市发展VS高校名气:就业选求学地
求学看城市,城市发展与高校数量的多少、名气的大小相辅相成。城市的地域、区位优势、支柱产业等与大学的气质、学科的组成息息相关。尤其是当你大学毕业时,如果想留在当地就业,就要提前考虑当地的经济传统和支柱产业情况。
也许有人会说:我干嘛非在母校所在地找工作呀,反正现在都是双向选择,我可以到更好的城市去应聘。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设想一下,北京的单位招人,它会在北京的大学里挑学生呢,还是更喜欢到西南去招人呢?如果你在东北,广州的公司通知你去面试,你是去还是不去呢?而且,再的大学都有的地域性,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清华北大,国内没有一所学校在就业方面能够在畅通无阻。比如说在山东,人们较认可的是山东大学;在黑,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在西南,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在福建,当地人眼里除了厦门大学就没别的学校了,但是在外省人眼里,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厦门大学是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