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家长学生对它还是颇有争议的,有一部分家长觉得学竞赛没有用还耽误正常学习,得不偿失。也有一部分家长是支持学习竞赛的,认为竞赛好处多多。
虽然竞赛获奖学生将不再具有保送资格(集训队员除外)但是仍然有大批的同学在学习竞赛。首先,如果能够在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金牌且进入集训队,就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当然这是难的,但是不代表同学做不到。百万竞赛生中脱颖而出自然是佼佼者。
其次,如果取得决赛的银牌、铜牌以及获得省一等奖、省二等奖这些省奖的同学,部分学生也是有机会参加清华北大的金秋营、冬令营,也有的可能,一般幅度在20分至60分之间。
再就是竞赛在自主招生中的优势地位不可替代。大多数学校招生简章上明确写出,有竞赛奖项有参加自招考试的资格,比如:2016年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中提到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三等及以上奖项(申请报名考生需提供获奖证书)。再比如2016年理工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中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英语、作文等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电脑制作,创新实践,发明创造等方面获得省市级及以上奖项或者专利。
而且经历过竞赛学生在笔试和面试中能展现思维的灵活性、知识的广博性,增强加分幅度。比如在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中,经常会问一些学科内比较深刻、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在高考里没有涉及但都可以从学科竞赛中延伸推演出来。
所以现在学竞赛的学生可以说有增无减,面对这样的现状,一些中学会有竞赛班,取长补短,攻克难题。有的中学直接聘请外援进驻学校进行竞赛教学。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学校可能不是特别支持就要自学,但是自学有的难度太大,这就需要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来获得帮助。好的培训好的老师帮助你更好的提升能力发挥自身优势获得进步。
竞赛虽好,也不是适合每一个学生,对于有兴趣并且有较强能力学的同学而且打算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多一些尝试是有益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