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少年的你》在中国内地上映,瞬间火遍国内大江南北。相信现在大家对这部电影还有着深刻的印象。时隔一年多的时间,就在近日,第93届奥斯卡奖公布提名名单,电影《少年的你》入围第93届奥斯卡较佳国际影片。《少年的你》呈现了复杂真实的成长;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和孩子共同面对成长中的逆境。老师、家长,这些教育启示,值得一读再读!
长大成人,没有那一根“救命稻草”
在《少年的你》中,欺凌事件发生在一所高考复读学校,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人的目标,也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救命稻草。
女孩陈念是被欺凌的主要受害者,她的亲人是在外地躲债的母亲。陈念相信考上较好的大学就能躲避欺凌者,躲开追债的人,过上新生活。欺凌陈念的为首者魏莱,成绩、家境优渥,但就因为她高考失利,父亲差不多一年没和她说过话——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缓和这个中产家庭的关系。
面临高考的少男少女,与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的摩擦、裂隙、撕扯……似乎,都和这一场救命稻草似的考试有关,仿佛只要考上大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高考是李想懦弱和冷漠的借口,也是陈念“一直忍一直忍”的理由,甚至在失手误杀魏莱、警察登门时,陈念冷静重复的还是“先高考”。
在困境和压力面前,人们在心理上往往孤注一掷,考上大学被太多中国少年和家庭当作“救命稻草”,但总有一些发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要压断这根“稻草”,好比影片里一再发生的欺凌事件,威胁着陈念、魏莱的大学梦。较终,陈念误杀魏莱,魏莱考前丧命,困境不但没有被摆脱,少男少女反而陷入更大的无助之中。那么,陈念、魏莱考上大学就能万事大吉吗?
恐怕没站稳的孩子总会被自己的步伐绊倒,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善用惩戒的教育更值得喝彩
很多时候,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关系紧张,在家里与父母产生冲突,有着这样那样的行为问题,始于自身不被理解,情感无处宣泄。
当与他人的沟通渠道不畅,孩子便会像电影《少年的你》中所描述的那样,选择极端路径,青春年华因此变得灰暗而惨烈。
而让孩子顺利走过青春期,适当运用惩戒,或者少用惩戒,多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成长中的困境与问题,他们的心态也许与奉惩戒为圭臬的环境场域有着本质不同。
当孩子找到自我,找到人生目标,立志成为一个的为梦想而拼搏的人,教育才是成功的,这样的教育也更值得喝彩。
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未成年人的世界有他们自己的运行逻辑,某些在成人眼中幼稚不值一提的行为,对未成年人来说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权可以说是天生的,但这种权利绝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长期饭票。如果父母长期漠视子女,不能走入子女内心,很可能使自己失去对子女的教育权。当父母抱怨子女不听话,事事对着干,或者在同学面前有说有笑,一回家就变成心事篓子的时候,应该先反思自身是否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是否把孩子当朋友。
面对逆境,成年人是未成年人较大的依靠。
防治校园欺凌要先打破少年与你的隔阂,如果任由这样的隔阂存在,便意味着成人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校园欺凌的发生,不能在欺凌还处于萌芽阶段就及时介入,由此可能造成小事变大事的严重后果。
成年人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更要给予未成年人一种安全感,这一点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积极应对。
以上便是小编分享的《少年的你》提名奥斯卡的一些内容,其中有很多教育的点值得我们深刻关注,这些教育启示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