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作文押题:“认知闭合”与“信息茧房”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郁夫 2024-04-22 15:36:28

  高考越临近,押题不能停!欢迎大家来到高考作文押题系列文章,本期为大家带来关于“信息茧房”主题作文押题,此次题目来自2024 届杭州市高三二模作文原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参考立意和精彩范文示例,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灵感。

  作文原题:

  参考立意:

  1.避免“认知闭合”,破除“信息茧房”

  2.警惕同质化,打破认知闭合圈

  3.在“志同道合”中自在生活

  4.“精准推送”的利与弊

  5.趣味相投与打破认知闭合

  6.“志同道合”的背后

  精彩范文:

  避免“认知闭合”,破除“信息茧房”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与人和睦相处,但从来不会盲目附和他人;而小人为了追求“和睦”而盲目附和他人,这样的“和睦”注定是虚假的。孔子这句话对当下很有启发:我们总是喜欢跟与自己认知相似的人交往,所谓“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舒服、自在。但笔者觉得,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认知的闭合圈;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开认知闭合圈,破除“信息茧房”,以理性开放的姿态看待所有问题。

  认知闭合是一种思维惯性的依赖,是认知的简化甚至僵化,其特点是盲目跟风而自以为是,本质上就是“信息茧房”的副产品。

  揆诸当下,各种网络信息纷繁芜杂,时常有人消费群众的爱国情怀,在网络上暗戳戳制造各种所谓“正能量”话题,引流带节奏,诱导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炒作。比如最近的“农夫山泉事件”:一场对民营企业家宗庆后的纪念活动在某些人刻意引导下,竟然演变成对另一位民营企业家钟睒睒和其创立的农夫山泉的定向“狙击”,给相关各方制造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何者?因为认知闭合,跟风炒作的本质是我们陷入了“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信息茧房”。

  由是观之,我们应该努力避开认知闭合圈,破除“信息茧房”,以理性包容的姿态直面所有问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家争鸣春满园,“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中国人自古遵循的处世之道。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其间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如果没有圣人一以贯之的理性包容和求同存异的姿态,何来颜回、子路、宰予、子贡这些三观迥异皆又成就非凡的门人?刘邦一介混混,年届四十,竟在短短八年内南面称孤。何者?因为开放和包容。刘邦秉持开放包容的用人策略,以求同存异的姿态笼络了大批诸如周勃、樊哙、萧何、张良、韩信之流的英才,和而不同,人尽其才,于是三年族灭项羽。

  避开认知闭合圈,破除“信息茧房”,应打开格局,敢于更新观念。经济学家张维迎说,人们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经常不是因为对事实的认定有分歧,而是因为不同人对相同的事实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管理学大师稻盛和夫也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大脑,走不出自己的观念,格局没有打开,到哪里都是囚徒。”确实,人如果没有更新的观念和高远的格局,就容易陷入认知闭合圈。

  当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东西方政治文化冲突日趋加剧,我们更有理由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国际交往策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如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985、211什么意思?有哪些区别?(附学生报考指南) 下一篇:2024年文科类学生很吃香的8个专业,你一定得知道!(下)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资讯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