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比三家”,“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些俗语说出了一个事实:比较是习见的思维方式,并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习惯,当然也包括作文。而严格的比较就是对比。那么对比是什么呢?伊顿教育小编接下来为大家分享如何用对比让文章更加出彩!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作为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对比作为写作技法也被广泛运用,如说明文叫作比较,议论文叫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在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中叫对比手法。对比表现在词语上是反义词,如:长短、高下、美丑、难易、有无、前后、祸福、刚柔、损益、强弱、大小、生死、智愚、胜败、巧拙、轻重、进退、攻守、荣辱等。对比在词汇上、修辞上、写作技法上如此频繁出现,那是因为概括了广泛存在的对立统一的普遍现象,也揭示了事物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
根据对比的含义可知,每组对比有一个对比点和两个对比项,对比项彼此相反相对,又统一在对比点上。
对比必有对比点 。对比项是在同一层面的对比。譬如快慢的对比点是速度,黑白是颜色,幼小、衰老是年龄,高矮胖瘦是体型。这是我们正确运用对比时需要清醒把握的要点。不在一个对比点上的没有可比性。譬如壮和红,不是对比关系,一个是体格,一个是色彩,只能是并列关系。
对比强调成对相比。 对比需要表现在同一对比点上的相反、相对现象,这能够突出揭示事物的本质或事物间的本质关系。譬如《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太学生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未有求师之难,致书之困,这是我与太学生外部环境困苦的有无对比,而学习结果却是反比,可见学习的内在动力的强弱才是关键: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成对相比,较终落在本质上。
找准对比点,能深刻揭示主题 。范进中举是事件,中前落魄,中后发达,对比点中举,通过人生境遇的变化表现了科举是古代文人孜孜矻矻执着追求的动力。胡屠户对范进之前是辱骂鄙视,之后则谄媚巴结;张敬斋在之前是前所未闻,之后则送钱送房百般拉拢;众乡邻之前少有问津,之后则呼啦啦全围过来。这些态度行为的反差,立体地反映了世态炎凉、世人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p#副标题#e#
对比有两种,横向和纵向。横向的对比点越多,内容越丰满;纵向的对比点越多,层次越丰富。如果把对比作为文章主要写作技法,要力求丰满丰富。
围绕中举事件有着多组的横向对比,范进本人及外在的环境,由亲到疏,如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深刻全方位地展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世俗社会的势利和黑暗官场的勾结。而每一面又自成一个,从语言、神态、行为等多个角度的对比,使得主题表达不单薄。
对比点可以随时间或事件不断的纵向变化,而变化的对比点则组成了文脉。以《变色龙》为例,围绕狗是不是将军家的,是不是将军哥哥的两个问题,警官奥楚蔑洛夫断案六次,六次变化,每次变化,就是一次对比,让两种矛盾的语言反复交替出自同一个人物之口,浓墨重彩,夸张地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变色龙”形象。而《送东阳马生序》的三组对比点:我和同舍生衣着对比,突出我嗜学;太学生和我在衣食、奔走、求师、求书四项对比,强调学习要专心;与太学生马生相比,突出其用心善学,勉励其更加刻苦勤奋学习。对比点递转变化,文章层次也渐多渐深,文章意蕴渐而丰富。
对比因文体不同而选择对比项的不同表达形式。 文学作品,以形象取胜,不是概念化的说教,而是形象化的感染影响。对比项就是具体生动的细节。如《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做马,一“骑”一“俯”,形象地展示了对人民的态度的差异。对比项可以是叙述故事,描写情境,或简或繁。《送东阳马生序》对自己幼年嗜学,因家贫而勤且艰的情况的叙述可谓详细了,但对太学生则概括的多,而对比时我则更精简。如此处理行文自然,不板滞。
纵上所述,每组横向对比,返回同一对比点,每组纵向对比返到对比节点的联系上,即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道本身。对比是对立又统一的,可以互相变化 ,如:福兮祸之所伏;再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而反,不仅指返回,还有相反的意思,即否定。道之所以循环往复,是因为不断地否定,按照正-反-合的辩证逻辑,发展不离根本的道。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又一个意义。
“反者道之动“,是对比方法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