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7-10 15:00:36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科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灰霾:缠绕城市的梦魇

  ①近年来,我们早上出门时,常常会遭遇到这样的天气:建筑、道路罩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人们呼吸起来带着丝丝的不顺畅。这就是缠绕在我们城市身边的梦魇——灰霾。

  ②灰霾也叫霾。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定义,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雾与霾都会使水平能见度降低,但它们也存在着不同。从感官上看,如果觉得湿漉漉的,望过去颜色发白的就是雾。如果没有湿润的感觉,颜色带点灰黄的就是霾。从内核来看,雾是由水滴构成的,靠近地面则为雾,悬浮起来就叫云。而形成霾的主要是气溶胶粒子,它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

  ③当今的霾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的自然现象,人为排放的大量气溶胶成为了灰霾的主要成分。来自工业和汽车尾气排放的多种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二次气溶胶细粒子,这种细粒子的直径小于2.5微米,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伤害极大。

  ④现在灰霾在城市中愈演愈烈,还与静风现象越来越多有关。如今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房子越盖越密,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低层大气压中静风现象增多。这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造成高浓度污染。

  ⑤灰霾的危害不可小视。灰霾加大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这些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其对人体刺激性极大。

  ⑥灰霾天气下的细粒子不是以前所认为的灰尘粒子,而是对人体有毒、可以进入到人体内部的复杂污染物。这些细粒子污染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上,容易引发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近10年来,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众癌之首,这不能说与灰霾污染无关。

  ⑦要减缓灰霾现象,较根本的是要减少排放,特别是减少机动车的排放,以减少大气中颗粒物的形成。为加强机动车的排放控制,“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增强机动车排放水平,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同时要加快车用燃油清洁化进程,并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

  ⑧其次,城市灰霾的治理,不能只靠一个城市的孤立行动,需要实行区域化的联防联控。由于我国正经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越来越大,卫星城越来越多,并形成城市群。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污染源,污染物在城市间自由流动、跨界输送,形成区域性的灰霾,而各个区域的灰霾还呈现出渐渐融合的趋势。比如,以前香港的空气是不错的,但是现在广州、深圳、珠海城市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现在香港也受到了影响。

  ⑨此外,动态的调控方法也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灰霾应对措施。比如说,如果大气扩散空间较大、污染物浓度较低的话,政府可以允许工厂按标准排放。但如果某一时段大气扩散能力差、污染物浓度高,则要严格减排。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如果气象预报明天扩散空间小、污染物浓度高,你就别开车,坐公交。假若每个城市市民都有这个责任感,也能大大减轻环境的压力,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面有关“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霾是大量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的极细微的干尘粒,它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B.霾的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气溶胶粒子、灰尘粒子等在内的数百种大气颗粒物。

  C.霾的形成既与自然环境有关,也同生产生活中人为排放的大量气溶胶密切相关。

  D.霾加大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是近年来人们罹患肺癌的罪魁祸首。

  【答案】C

  【解析】A项,偷换概念,“霾是……干尘粒”错,第二段,霾是一种极细微的干尘粒导致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B项,概念混淆,第二段,数百种大气颗粒物是指气溶胶粒子包含的复杂成分,不是霾所包含的成分,原文是“而形成霾的主要是气溶胶粒子,它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D项,表述加深了程度,原文中只说了灰霾与肺癌发病有关,而没有说是罪魁祸首。

  2.下面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灰霾天气下的细粒子是对人体有毒、可以进入到人体内部的复杂污染物,那些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对人体伤害极大。

  B.城市里的静风现象使得大气污染物难以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容易在城区内积累,这是灰霾在城市中愈演愈烈、污染环境的根本原因。

  C.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减少机动车排放,可以减少大气中颗粒物(特别是二次气溶胶细粒子)的形成,以达到减缓灰霾现象的目的。

  D.每个城市都是一个污染源,污染物能在周围城市间跨界输送,形成区域性的灰霾,所以治理城市灰霾,需要实行区域化的联防联控。

  【答案】B

  【解析】理解有误,静风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但不是灰霾污染环境的根本原因,原文是“现在灰霾在城市中愈演愈烈,还与静风现象越来越多有关”,“有关”不能理解成是“根本原因”。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雾是由水滴构成的,所以雾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像霾那样危害人们的身体,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B.遇到严重的灰霾天气,人们应少外出活动,在室内多开窗换气,以减少患上支气管炎等病的可能。

  C.工业生产与灰霾的产生密切相关,所以,要使灰霾治理有效,政府应要求工厂随时坚持严格减排。

  D.减少排放,实行区域化的联防联控和动态的调控方法可以减缓灰霾现象,从而使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答案】D

  【解析】A项,雾不会影响人们生活的推断不合逻辑。B项,“多开窗换气”错,“开窗换气”会导致污染物进入室内,因而会加大人们患病的可能。C项,由末尾段“动态的调控方法”可知,“要求工厂随时坚持严格减排”的推断不当。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过之。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答案】B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张仪)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掌权的靳尚,让他在楚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谎言。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名平,字原,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B.我国文学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风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有两大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楚辞”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楚辞》则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答案】D

  【解析】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

  B.秦昭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

  C.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

  D.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不顾屈原的反对成行。

  【答案】B

  【解析】“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错,应为“为进攻齐国扫清障碍”。

  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5分)

  (2)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5分)

  【答案】(1)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2)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较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7分)

  庭中有奇树①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②。

  攀条折其荣③,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②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当。“兹”当“繁”解释。③荣:犹“花”。

  8.“馨香盈怀袖”时较值得赞赏的佳句,请鉴赏“盈”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解析】这个字的意思进行解释,较后结合诗句分析其内涵和作用。

  9.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奇树”的象征意义。(4分)

  【答案】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象征了主人一生的遭遇。

  【解析】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1分)

  (1)《氓》中,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 。

  (2)《离骚》一文以西安伊顿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去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 , 。

  (4)《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是: , ?

  (5)曹操在《短歌行》中“ , ”借用《管子·形解》

  (6)《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 。

  【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解析】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3分)

  山水及自然景物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较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较珍贵较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见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现在他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闻他惟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西安伊顿、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还是要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较、较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上过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的地方去训练耳目,较为适当。

  ⑨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我们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则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化,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2)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3)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河里,有说服力。(6分)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

  【答案】(1)A C。

  (2)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3)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4)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和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台独,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 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寂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西安伊顿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解析】(1)A项中提到“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但是我们可以回到原文第①段中去探求,原作者提到“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是独断是笼统的,所以作者对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是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后文提到“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说明自然景物只是对人生和艺术产生了影响,并不是模仿。然而,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中心论点是较后一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C项中提及“‘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实则不然,作者在第⑤段中较后一句提到:“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表明作者用“清凉散”的比喻是给利欲熏心的人开出一剂良方,希望通过山水自然,使得这些利欲熏心的人能够人性发现,人格能够得以净化。

  (2)该题型为概括题,较近几年考查频率比较高,主要是从原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所以首先我们要定位材料范围,在原文中去找到答案。文章从第②段开始就针对如果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进行论述,第②段第一句就指出“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得出,要欣赏山水自然就需要关注自然的变化,做一个有准备的欣赏者。接着第④段以及第⑤段意在表明现在很多人被世俗所牵累而无法感受山水之美,而第⑥段中提到我们这种庸人,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二条答案。而较后一段中的较后一句,“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了。”意在说明我们要做到欣赏山水就需要保存我们的本性和天良。

  (3)作用题的答题思维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技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内容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濑户内海旅行是突出第二句“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这一中心;从结构上来看,它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到古代名人,引起下文自身登临其他高山的感受;从表达技巧上来看,作者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进一步说明山水对自身心灵的陶冶。

  (4)该类题型为开放题,学生自由组织语言进行答题,但需要围绕题目中所写出的观点。这类题就像写一个小论文,采取“观点+论述”的方式进行答题,如果还有附加材料,如本题,我们务必对所给出的附加材料进行解读。文章的中心就是欣赏山水自然就是欣赏人生和艺术,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两者的关系进行立意,欣赏人生和艺术离不开欣赏山水,所以只要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论述的中心,再辅之原文和附加材料的内容进行论述,这道题便不会就不会偏离出题者的原意。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嵌着(qiàn) 孔隙(xì) 瞥见(piē) 揠苗助长(yà)

  B.移徙(xī) 覃菌(tán) 淅沥(xī lì) 偃旗息鼓(yǎn)

  C.敛裾(liǎn jù) 婆娑(suō) 纤绳(qiàn) 大笔如椽(chuán)

  D.不禁(jīn) 烽烟(fēng) 囚系(xì) 踯躅(zhí zhú)

  【答案】A

  【解析】B.徙(xǐ);C.裾(jū);D.禁(jìn)。

  1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挪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答案】D

  【解析】A.袅挪—袅娜;B.歧韵—岐韵;C.急不暇择—急不瑕择。

  14.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年来多少在外务工人员辛苦奔波,夙兴夜寐。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他们终于可以放下这一年中的苦与累,踏上归乡的路程。

  B.去年为首尔FC队队员的德扬·达米亚诺维也信誓旦旦,要用本场比赛向恒大复仇。因为首尔FC在去年亚冠决赛中输给了恒大。

  C.苏有朋首先分享了做导演的感受,称不仅要事必躬亲,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为了电影,还推掉了今年的商演。

  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找到那个售货员,大呼:“退货!退货!”

  【答案】D

  【解析】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经常被误解为“没有成功”,属望文生义。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逐步增强新农合保障水平,并适当增强个人缴费标准;二是规范新农合基金,增强基金使用效率。

  B.随着柴静新作《苍穹之下》的播出,使公众对雾霾这个话题的议论程度大大增强;另外,《苍穹之下》的视频内容是否客观,也引发了多方热议。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D.针对此次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相关责任单位已着手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并表示将采取需要措施,以预防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第一个“基金”后加“的管理”。 B项,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删去“随着”或“使” 。D项,不合逻辑,应是“预防再发生”。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较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近几十年来,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答案】A

  【解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分析第①句和第⑥句,就会发现第①句的前面有个“也”,而且与第⑥句说的是同一个话题,因此两句不能分开,顺序是⑥、①,排除了B、C选项。从题干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可以知道第二句是该文段的中心句。D中,将④放在⑥和①的后面,明显不顺。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过15个字。(5分)

  前人有诗说: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不幸, ① ,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 ② ,如同夜空较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为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 ③ ,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答案】①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 ②那中国诗歌将黯然失色 ③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解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本段文字主要围绕“不幸诗家幸”来讲述很多文人在政治上不得意,因而在文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第一处联系前一句“不仅是不幸”可以得知此句的形式应为“而且……”,再根据后面所列举的几个文人的遭遇可以得知此句的内容应是说“自身的不幸”。第二处可以联系后一句“如同夜空较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夜空”指的是“中国文坛(诗歌)”,“较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自然是“黯淡无光”了。第三处可联系前一句“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和“但在精神领域”可以得知此处写的应是“败军之将”的反面。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

  柯灵说:“童年的烙印,既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较好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不得改编历史人物、名人明星故事。②说真话,写故事,书真情。③要有细节描写。

  【解析】“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是个偏正短语,“永远也不会”为状语,具体修饰和限制谓语动词“忘记”。“永远也不会”所表达出的意韵应该是:刻骨铭心。

  本题的写作,应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的立意。本命题的立意,取决于“忘记”的具体内容。从本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前者是表达的一种亲情,后者要传承的是童年的烙印,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从题目前的提示语来看,“忘记”的内容,可以是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等。具体写作时,要将它们具体化,比如是哪件具体的事,是这件具体事的整个过程,还是起因,还是经过等。同时要考虑,这些事、人、物、地给了你哪些启示或影响,以写出文章深刻的立意来。

  二是要处理好文章的写作的重点。“忘记”是这篇文章的写作关键,因为它决定了这篇文章的立意与主题。而“永远也不会”则是这篇文章的写作重点,要写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原因。

  【参考例文】

  永远也不会忘记

  在微黄的夕阳下,我回头望你,望见了你深情的眼眸。你一直站在那里,在目送我的同时,也站成了我心里永不忘却的剪影。

  周末的傍晚,又是返校的时间,你又开始不停的念叨我要带什么东西:水果,换洗的衣服。我看着你走过来走过去,一刻没歇,还不时捶两下腰。较后,你给我一只书包,里面井井有条。当我要走进校门时,你只重复一句话:“女儿,记得打电话,我周四来看你。”

  回校学习一忙,我又没顾得上打电话,但是没忘记周四要和你会一面。第一节晚自修下课,我连忙奔向校门。大门外黑压压的全是学生家长。

  我看见一个黑影激动地朝我挥手,就知道是你。你为什么总能那么准确的认出我?即使隔了那么远,灯光那么暗。我一走近,你就急切的拉了我的手,摸了摸,借着昏暗的路灯看我,问我的不外乎吃的好吗?睡的好吗?可是,我知道,你的问候里满满的全是母亲的温柔。只顾得上聊几句,我就得走,你塞过来一只袋子,是暖和的衣服。你还是什么都想到了,我的每一件事都被你牢牢地记着。末了,你依依不舍,却仍只有一句话:别忘了给我打电话。我点了个头又跑了回去。其实我记着呢。

  一周下来,我只给你一次电话,你却高兴得声调都变了。回家时,迎接我的是你的拥抱。晚上躺在床上,棉被上满满都是阳光的味道。当我在一片温暖中安眠,迷迷糊糊醒来时却听你在喊痛。你腰疼,我是知道的。爸爸在劝你:“周末打扫清理不要太卖力,每次女儿一回家,你就要把那么厚的被子搬来搬去晒,腰不好就多休息。明天再去医院看看。”我听见你难受的声音:“算了,她一周就回来一次,怎么样都要睡好。我没事,等她回学校了我再去医院。”

  明明是那么轻的声音,我却听得一清二楚,嗅着被子上阳光的味道,我心里又甜又涩。你那么累那么倦,却还要为我操劳,我真心疼你,妈妈,你的好,我一直记着。

  可第二天,你看上去照样神清气爽,除了会用手撑腰。我也不点破你作为一个母亲的深情,但是你强撑着忙碌与我有关的事,我有些哭笑不得。你在埋怨我,回了学校就忘记了爸妈,真不贴心。其实我知道,你只是担心我,想听一听我的声音,我报个平安,你就安心了。

  以前的我并没有忘记你,只是记在内心较深的地方,我只是怕听见你的声音有想哭的感觉,你要相信。但以后我会注意,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打个电话讨你欢心,我怎么会不愿意呢?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但其实没人知道,在你目光中走向未来的我,早已把你印刻在我心里,永远也不会忘记。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高新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18届高一英语试题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