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老了
□ 秦瑞婧(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当我老了,我愿与音乐携手至较后。
如今我年少,古典音乐即已伴我十一年,我更希望当我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之时,古典音乐能为我带来少年不懂的情感,伴我至较终。
当我老了,CD中不再放着如今钟爱的“肖邦”,我想其中的碟片应该是“舒曼”。时光荏苒,岁月磨平少时的锋利棱角,愈发的隐忍,经过无数事情的厉炼,愈能明白世界的真实、真实的世界。这时,“舒曼”走进我的心房,他的乐曲总是可以把抚慰人心的力量带给年老孤独的我,他的音符永远平淡却吸引音乐人的耳朵。在18世纪,众星闪耀,就如各大行星,而舒曼却是音乐天空中行星之间的小星球,他并不亮眼并时常受到忽视。世人的忽略、生活的平静让他早早地脱离了浮华的浪漫主义,摆脱过分的幻想,更加真实。故而他的音乐总是能够直达人们内心深处。当我老了,我愿意聆听“舒曼”带给我的真实、通透的旋律,舍弃理想化的浪漫派,在年老时回归自然,回归真实。
收音机中是里赫特弹奏的巴赫律,那么平衡端庄,而我却又不会感到一丝冗长,年迈的我会捧一本曲谱感叹巴赫惊人的对位天赋,这些曲目的巧妙过人。同时,我亦会讶于里赫特的让我听不到时间的长度,年老的我,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动,寻找刺激的热情。相反,我要的是生活的平稳、安闲。巴赫的平均律不会有大起大落,这是我年老追求的平稳。里赫特的演奏有如对时间做变形游戏,让人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为白发苍苍的我带去宽慰、蕴籍,不再为年华老去而惊惶。
有一个海岛,岛上有一群黑色的翅膀,他们伴着岛上有形的、无形的音乐扇动,这里是鼓浪屿和他的钢琴博物馆。
我想当我老了,我会满心虔诚的去钢琴博物馆,纵使不再如年轻时那般有幸触碰到这些大家名家的钢琴,不能听见琴的响声,就单单看,闭眼去谛听,我的头脑中仍会浮现出肖邦、李斯特弹奏双钢琴的声音。巴赫、亨德尔在教堂演奏弥撒曲大厅中的声响,我亦可想象到贝多芬用尽全力孜孜砣砣把他头脑中的乐声记录下来的模样,睹物即可见人。年老的人总是希冀着找到一个精神的依托,我又何尝不是?只有音乐、无声的音乐让我感受到虔诚,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与厚度,让我安心度过晚景。
当我老了,我会重温卡拉扬、小泽征尔、梅纽因等指挥大师的经典作品。全乐队的演出,只有一个不出声的乐手,而乐队却要按照他的思考,他的理性表达出来,达到整齐划一,避免理解混乱。指挥是乐队的灵魂,好的指挥尤为关键,大师们的作品在晚年甚是经典,他们的演出告诉年老的我:老年人的智慧不亚于年轻人,老年人的积淀是岁月赐予的礼物,其力量不可小看,我们一样拥有领导力。
当我真的到了较后一刻,我希望听到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就如同他自己的较后一刻。莫扎特中间名字为“阿玛迪斯”意为“上帝所爱者”。这曲是对上帝的颂歌,莫扎特死后是否见到上帝无人知晓,但我却知道音乐与他同生,并伴他到较后一刻。他较后是留恋音乐的,他还有他太多的灵感没有书写完,他带着对韵的眷恋走了,我想,当我老了,弥留之际,谨以此曲表达音乐在老年对我的不倦陪伴和我对他的缱绻难舍之情。
冯骥才说:“音乐比艺术都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够直接进入并参与人的心灵。”我祈求当我老了,我的生命中有音乐的参与和陪伴,让他带我领略年老时的风景——直至我与音乐随风而逝。
【获奖理由】我们特别分享这种类型的文章。它的好处在于:选取一个具体的事件,将其融入题目所设定的框架、要求之中。本文选取的是音乐,音乐是“我”现在的爱好,当我老了,也是我的爱好,不过我所听的曲子也许会有所变化,听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音乐是不变的。俗话说,“三岁看老”,就是这样通过现在的表现预知未来的发展,而这个题目所要求的,其实主要不是让我们去假想几十年后的生活,而是让我们更深入地观察、体验、表达现在的境况。本文获夏季现场决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