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中考政治阅卷分析报告分享,试题占分比分析!
中考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02-03 14:12:13

  中考政治的重点是什么呢?学生们在复习的时候会比较关注考试的重点知识,掌握重点知识对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帮助,那么对于汉中市的学生,中考重要考点都有哪些呢?小编为学生们汇总分析了关于陕西省汉中市中考政治阅卷分析报告的情况,其中包含重要的知识点和试题的占分比,对学生们来说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所以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省汉中市中考政治阅卷分析报告分享,试题占分比分析!
陕西省汉中市中考政治阅卷分析报告分享,试题占分比分析!

  2016年汉中市中考政治学科阅卷及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16年汉中市中考人数31926人, 1076个试场,实行网上评卷,政治学科阅卷组阅卷教师28人,设正副组长2人,将试题非选择题分成7组,确定小组长7人进行阅卷,实行一评和二评。

  一评试题为22题(1)(2)(3)①②③,安排评卷教师2人。22题(3)④⑤(4)安排评卷教师2人。23题(1)①②③安排评卷教师4人。24题(1)(2)(3)安排评卷教师4人。

  二评试题为23题(2)(3)问,安排评卷教师5人。25题(1)(2)安排评卷教师5人,25题(3)(4)(5)安排评卷教师6人。二评试卷中累计产生3评卷率为10%,雷同卷0份。

  抽查卷均过20%,抽样样本10%,3190份,二卷试题整体难度系数为0.453,二卷平均得分16.29分。
#p#副标题#e#

  二、评价依据

  根据义务教育(7-9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验版),结合2016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政治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要求为基准,参照陕西省教育厅、教科所及相关教科书(鲁教版、陕教版),考量我省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试题评价的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促进性原则,以效度评价、信度评价、区分度评价、可推广性评价、自洽性评价、教育性评价为维度。意在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为下一年本地区乃至全省义务教育段政治教育教学一些新的思考与考量。评卷操作中坚守“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坚持“给分合理、扣分有据、宁给少扣、松紧有度”的成长关怀新教育理念。

  三、试题特点

  2016年陕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坚持了“立德树人”为,突出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坚持能力立意,凸显思想品德的学科的实践性。

  融和生活、知识、学生发展需要于一体,凸显综合性。

  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彰显思想品德学科的价值追求。

  选取社会热点素材,坚持正面教育,突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关注家乡发展,体现地域性和人文性。

  四、效果分析(以第二卷各题分数统计)

  1.试题得分基本情况

题号 较低分 平均分 难度
22 9 9 0 3.91 0.43
23 11 11 0 4.95 0.45
24 6 6 0 3.11 0.52
25 10 10 0 4.32 0.43
  2.各小题得分情况(按阅卷分割板块分值)
  22题(1)(2)(3)①②③
分值 0.0 1.0 2.0 3.0 4.0 5.0
比例(%) 19.6 18.39 20.1 20 14.8 7
  22题(3)④⑤(4)
分值 0.0 1.0 2.0 3.0 4.0
比例(%) 10.69 28.29 36.39 22 2.6
  23题(1)
分值 0.0 1.0 2.0 3.0 4.0 5.0
比例(%) 11 18.09 25.7 30.79 12.1 2.4
  23题(2)(3)
分值 0.0 1.0 2.0 3.0 4.0 5.0 6.0
比例(%) 4.9 9.09 30.3 29.49 17.89 6.7 1.7
  24题
分值 0.0 1.0 2.0 3.0 4.0 5.0 6.0
比例(%) 7.4 8.1 14.5 25 27.59 15.5 1.79
  25题(1)(2)
分值 0.0 1.0 2.0 3.0 4.0
比例(%) 7.19 9.09 54.29 23.5 6
  25题(3)(4)(5)
分值 0.0 1.0 2.0 3.0 4.0 5.0 6.0
比例(%) 11.5 17.8 28.4 27.39 11.5 3 0.4
   3. 阅卷中发现学生的优点

  22题:空白卷较少,少部分学生能结合时政热点作答,体现关心大事,关注社会的主人翁意识。

  23题:大部分学生书写规范,少数学生能用学科语言精确表述。部分学生的条理清晰,字迹工整,能切中题意予以分析作答。

  24题:大部分学生对问题理解到位,答题方向正确,答题方式都能条理化,部分学生对问题把握准确。

  25题: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较强,能切中考点,多角度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流畅,第一问能从大范围的传统文化切入,能联系本土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后三问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4.各题存在的问题、典型错误及举例分析

  第22题:第(1)问空白处填“决胜”,这是固定词语,但很多学生答成“重要”,“关键”等词语;

  第(2)问很多人喜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加上“理论”二字,或者把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答成“基本国策”;

  第(3)问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答成“爱国主义”伟大旗帜,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成“可持续发展”道路。④部分学生写字潦草,审题不清,错字较多,把依法治国和“以法制国”分不清,党与政府分不清。⑤行使“批评、建议、监督”等权利均可,学生答成受“教育权、公民权、义务权、政治权、智力成果权”或者写成“检督权、坚督权”等各种错误;

  第(4)问答启示脱离材料,答案片面,一个点。
#p#副标题#e#

  23题:第(1)问①大部分学生概括材料能力差,如要求整体分析概括两段材料从道德层面作答,但很多学生脱离材料,自己想当然的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变为设计问题,并在前加上“为什么”表现为审题不清;②让对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很多学生照抄材料不能提炼与准确概述;③“解决方案”没有全局观,很多学生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简单的怎么做。

  第(2)问答跑题现象严重,无法理解题意,答非所问。

  第(3)问口语比较严重,如合理化建议答成“把违纪学生连根拔起”“关进黑屋子”等。

  24题:部分学生对第(1)小题理解过于复杂,导致错误。把错误的改了,把正确的也认为有错进行了修改。

  第(2)小题大部分只能答出传统文化特点一个层次,未能答出需要性和重要性。

  第(3)小题写出中国故事名称,大部分使用的成语并不是中国故事。使用中国故事部分又不体现民族精神,比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错别字较多,比如把戚继光,写成威继光或者七继光等。把六尺巷写成五尺巷,七尺、八尺巷的都有。还有表述过于口语化,比如黄继光堵枪眼儿,屈原跳河等。

  第25题:有30%的学生表现出基础薄弱,读不懂题意。第(1)问只是从一个角度阐述,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也有照抄材料,如问题中问“给秦腔进校园进选修课点赞的理由”,很多学生答的是京剧、华阴老腔、部分答秦腔的也仅仅答出了秦腔的优点和重要性,不能从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思考。

  第(2)问中有40%的同学不会总结概括对陈忠实的“个人”“白鹿原”小说的评价。

  25题第(3)(4)(5)问呈现的问题比较多。一是答非所问情况严重,如第(3)问“做人与做事的关系”,答成“人品与作品的关系”,或者只写做人要怎样,或者是作品要怎样,答不出相互关系。

  二是基础知识不牢固,犯知识性错误,如依法治国,科教兴国是基本国策。

  三是死抄书,概括能力差,如第(4)问中,材料强调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学生抄书我国科技一些领域持平整体落后,与材料没有关联。

  四是关键词出错,如出现“依法制国”,“报销祖国”,“知力成果权”等。

  五是答题不分层次。如第(4)问中应该分别表述国情方面和法律方面,学生混搭没有层次。

  六是空白卷太多,或者可能不会,也可能答的太啰嗦重点不突出,不能合理利用时间。

  七是书写太乱,字迹根本看不清难以给分。

  八是第(4)(5)问都是从陕西省角度来命题,但学生总是从角度来答,不会变通。

  九也是全卷比较严重的问题卷现象,答错区域,乱修改题号,用箭头上下划指示,不能答在指定区域指定题号上。

  五、几点建议

  1.今后教学方面的建议

  (1)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澄清相似概念,不能机械的背书。基础知识要牢固,不能犯知识性错误。

  (2)平时多分析材料帮助学生增强阅读理解和审题能力,教学中贯彻能力的培养。要教会学生抓住材料,注重知识迁移和分析。

  (3)关注时政热点,讲知识和热点相结合,练习多角度去分析和解答问题 。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书写上要严格要求,要过好书写关。不要求多高,但需要要做到工整清楚,并指导学生规范作答。

  2.今后命题方面的建议

  命题要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时代,对学生有指导启发。适当降低中考设问难度,切近生活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的高度。

  2016年汉中市中考政治学科阅卷组 : 胡朝海 宋爽

  2016.7.7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汉中市中考语文阅卷分析报告出炉,评分依据分析! 下一篇:陕西中考政史试题分析报告,如何答题才能成就呢?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